木 乱
2018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方言里有“木乱”这个词——权且这样写吧,因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写法和释义。在济南,“木乱”一词一般是这么用的:“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蓑衣呢,木乱我一上午了。”这个词还有一些衍生,比如“迷离木乱”“迷留木乱”等等。它表示心情烦躁、郁闷、焦躁,不舒服、不痛快,又发泄不出来。就如同长了一身疥,三伏天穿着大棉袄站在大太阳地儿底下,浑身刺痒又不得挠,这么一种状态。
  “木乱”的写法,很多人认为应该写作“没乱”,这里的“没”字读作“mò”,是古代话本小说、散曲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汇。“没乱”一词较早的出处是金代董解元所写的《西厢记诸宫调》,书中第三卷有这么一句:“空没乱,愁把眉峰暗结。”元代曾瑞的《集贤宾·宫词》套曲也出现过“没乱”这个词:“睡不着,坐不宁,又不疼不痛病萦萦。待不思量霎儿心未肯,没乱到更阑人静。”在明代话本小说《金瓶梅》中,这个词也出现过多次:“不去出来,也不行事,急的妇人春心没乱。”
  至于“迷留木乱”,在元明话本小说里也经常出现,一般写作“迷留没乱”。如上文提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卷七有这么一句:“最难甘眼底相逢,有情夫婿,不得团圆!好迷留没乱,教人怎舍拼。”同样是《西厢记》,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里也出现过这个词:“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迷留没乱”这个词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写作“没撩没乱”。元代武林隐所作散曲《蟾宫曲·昭君》中就是这么写的:“哀哀怨怨,一曲琵琶,没撩没乱离愁悲悲切切,恨满天涯。”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里也有这么一句:“过了两三日,众多闲汉都来伺候,见衙内心焦,没撩没乱,众人散了。”但不管是“迷留没乱”还是“没撩没乱”,“没乱”一词总是没有歧义的。
  “木乱”一词的写法似乎就这样圆满解决了,但回过头来想,为什么要写成“没乱”呢?对这个词的起源仍是解释不清楚的。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没乱”这个词存续的时间段基本是元代和明代,清以降很少使用。而“没乱”的出处,多是在话本小说和散曲中,也就是说正统的文人不用这个词。所以,“没乱”这个写法只是元明时代的一个口语记音,并不是该词的真实写法。
  其实,无论是“木乱”还是“没乱”,两种写法都不正确,它的本字应该写作“瞀乱”。“瞀”,现在一般读作“mào”,从目,敄(wù)声。“瞀”字的本义是指眼睛昏花、目眩,引申为心绪紊乱,或者愚昧无知。《文选·宋玉·九辨》中有“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的诗句,对于“瞀”字,张铣注释:“叹与相绝而不见,使中昏乱迷惑也。瞀,昏也。”“瞀乱”一词很早就出现了,指昏乱、精神错乱等含义,是古代较为常见的书面语。如《后汉书·廉范传》中就使用过这个词:“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在古代诗词中,这个词也经常被使用,如唐代王维《宋进马哀词》诗中就写到:“忽思瘗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一直到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乐仲》中也能见到这个词:“瞀乱中觉有人抚摩之,目微启,则母也。”
  “瞀乱”是如何演变为口语的“木乱”或“没乱”呢?“瞀”字的韵母“ao”是一个开口大的圆唇响元音,它的发音口型介于“a”与“u”之间,即是一个音段,也是一个音素。在方言的流变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变化。在“没乱”这个口语流行的金、元、明三代,正是中国北方人口流动最频繁的时代,也是方言口语变化趋同的时代,文言中的“瞀乱”就在这个时代演变为口语里的“没乱”。而到了清代,当人口流动逐渐稳定,这个口语化的读音就沉淀到了各地的方言中。
  不只是济南话的读音里有“瞀乱”,陕西关中人用以表示情绪烦乱、心情难受又没有办法时也用“瞀乱”,读音和语境是相近的。唯一不同的是,济南话里“瞀”字念作“mu”,读轻声,而陕西人把“瞀”字读作“mú”。不难看出,济南话中的“mu”更接近于读“mò”的“没乱”。
  如今,“瞀乱”这个词在书面上已经很少见到,却在只会写“木乱”白字的济南人的舌唇间,展示了顽强的活力。这么说来,济南话还是很古雅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