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2018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台湾高雄一知名大老板,纵横政商两界,得意非凡。此商界名人在自家豪华庄园的女厕装下了天罗地网的针孔摄影机,偷拍女宾如厕时身体的隐私部位,触犯了刑法妨害秘密罪;由于尚未发现他有贩卖或散布偷拍影像的不法行为,因此依法仍属于告诉乃论之罪。
  此事东窗事发后,报纸头版头条大肆报道,受邀赴宴的名媛人人自危,而有多人的面貌清晰可辨,心理受到的创伤实在难以言喻。在地方法院审理时,所有提告者却全部撤销起诉,富商于是安然过关!明清小说常有描述有钱判生、无钱判死的情节,果然不假!富商展现“高度诚意”,传闻付出了天价,逐一取得被害人的谅解而和解,才化解了难堪的牢狱之灾。《红楼梦》中也有富家子薛蟠教唆杀人的故事,薛公子与冯渊为了争夺ㄚ头,喝令下人动手,打死了冯渊,夺了ㄚ头后,他便如没事人一般。薛蟠本是个弄性使气的人,薛家有的是钱,花钱如土;被害人再不满,为的还是钱,只要银子够多,也就无话可说了。
  趋吉避凶为君子。春秋时期,范蠡次子犯下重案,被囚在楚国。范蠡想方设法花大钱营救,希望“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却阴错阳差,断了儿子的性命。范蠡前半生从政,襄助越王勾践复国,称霸中原;后半生功成身退,散尽财富又去权贵的背影十分漂亮。他经商成功,世称陶朱公,民间拜他为经商的祖师爷。
  范蠡值得称道的事迹不少,一是他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精神,他不谋暴利,只追求十分之一的合理利润;二是他重视小区邻里的和谐关系,展现了为富施财、周济他人的情怀,他每致富,总是散尽家财,再致富、再散财,形成良善的循环;三是他迁居当时的商业大城——山东定陶,致富成功在于他选到对的最佳经营位置,占了地利,已经成功一半;四是范蠡商场得意,并不是自己一人的努力,而是全家通力合作;最重要的是,他富而好礼,政商分离干净,公私泾渭明白,没有政商勾结的不法交易。 
  范蠡既是政治通人,也是经营达人,更是一位看透生死的长者。其次子犯法被囚,由于长子不通人性的隐微,反对父亲指定小弟出行处理此事,再加上范蠡妻子全力支持长子,次子之死,全在范蠡意料之中。
  范蠡对于人心的幽微洞如观火,他引用民间谚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吾人细想此一谚语蕴含的意义,包括:一是有钱人家的子女不会死于弃市,因为有钱可使鬼推磨,找到替死鬼,化腐亡为不死。二是千金之家可以循正常渠道打官司,追求公平正义,找到最干练的师爷,请出比酷吏更用心细微、足以起死回生的翻案律师,当然可以不死于市。三是千金之子的家庭,家长一定重视教养,因为从小就有良好的家教,教席一定也是聘请高人一等的名师,由于千金人家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他们都是深知荣辱的知识分子或豪门世家子弟,他们有尊严,更有强烈的自尊心,千金之子一时的失足,怎么可能会辱死于大庭广众的刑场而有辱门风?因此,有权有钱有势的,为了儿女的未来,不惜假公济私,修改法令,堂而皇之出国避祸,或装疯卖傻有之,或伪罹重症,制作假病历有之,甚至自杀了断,总之,不能死于弃市。然而,范蠡父子未料楚王速审速决,一日翻转,千金之子竟死于弃市!后人思之,宁不惊心!
  司马迁并不是千金之子,遇到无妄之灾,自无足够的家财赎罪,而周边亲友观察风向,袖手旁观情势恶化。他只好选择接受无比难堪的宫刑,苟活偷生,以成一家之言。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留下了经典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平铺直叙了红尘人间真实景象。经营之神范蠡获利亿万,却仍无法逆转儿子的悲惨命运,一念至此,历史又证明了金钱仍非万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