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门,在行走中学习知识
齐鲁晚报科技研学营“扎营”北京,多款研学营产品等你来
2018年07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潘世金 冯沛然
 
动手动脑
感受前沿科技成果

  27日上午,山师二附中60余名学生启程前往北京,参加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科技研学营。上午10点,同学们来到本次研学之旅的第一站——中国测绘科技馆,感受前沿科学技术成果,近距离接触大型科学仪器。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记录在笔记本上。
  下午,同学们参观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在野趣盎然草木葳蕤、水波鳞鳞的千亩鹿苑内,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在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我认识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学生于洋说。
  28日上午,同学们来到清华大学,听优秀学子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随后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观看展览。“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坚持’两字对我启发很大,做一件事不要害怕失败,过程最重要。”学生仵海阳说。
  随后同学们来到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参观科普基地,体验磁悬浮实验。在听过专家讲座后,一起动手制作抽油机,争做小小探索家。
  此外,同学们还来到颐和园,参观皇家园林博物馆,了解古代建筑精华;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学习奥林匹克精神;参观重点实验室,观看水的形成、人工降雨、水的渗透实验。
  在最后两天,同学们将来到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参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探秘文化宝藏;在国家天文台,同学们将学习天文知识,参与科学实践课;同时学生将前往非遗科学城,亲手制作一个风筝,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了解历史文化。
学习泉水文化
寻访史前文明

  28日,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泉水文化研学营迎来济南市纬二路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和家长。截至目前,“泉水文化”研学营已经迎来12所学校。
  “这次的研学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在百花洲享受泉水文化,感受老济南的韵味,希望下一次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济南市纬二路小学家委会会长王超说。
  26日上午,齐鲁晚报寻访“龙山文化”研学营带领学生来到章丘区,参观当地博物馆,传承非遗技艺。走进龙山文化博物馆,学生现场学习史前文明,惊叹古人智慧的伟大,并了解了陶鼎的三足的作用。
  一团泥巴如何能变成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呢?此次研学营带领学生走进龙山黑陶制作传承人闵伟的手工坊,听他讲解黑陶的历史,并带领学生亲自参与制作。
  欣赏九品香水莲,观赏荷花、太空莲。在荷香园,荷花慢慢露出骨朵,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引得学生流连忘返。手工草编、藤编使用蒲草、玉米皮、藤条等植物,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用具,是一项传统手工艺。它们传递着手工技艺、纯朴与回忆,让一代代艺术家们爱不释手,延续至今。在云湖荷香小镇,学生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学习编织一个放置蛐蛐的小篮子。
  “今天我是第一次来龙山博物馆,在博物馆和非遗技艺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在此次研学中也学到很多知识。”学生陈雨衫说。
  这个暑假,想要度过一个与众不同的假期,就来参加齐鲁晚报·清大研学推出的“齐鲁未来星”研学游吧,总有一款会适合你。
咨询电话:
齐鲁晚报:0531-85193712
       85193050
清大研学:0531-82748669
       58053686

  走出校门,在行走中学习知识。27日,山师二附中的学生来到北京,与专家、学者一起体验中国最顶尖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百花洲内寻访名泉,截至目前泉水文化研学营已迎接12所学校;在龙山文化研学营中,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传承非遗技艺。这个暑假,齐鲁晚报研学全面开花,北京科技研学正在进行、泉水文化研学火爆依然、龙山文化研学闪亮登场……

  齐鲁晚报科技研学营赴北京研学。 本报记者 李飞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