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愿何其多
2018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戴永夏
  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女儿节”等,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历史久远,但真正作为一个节日并定在七月七日,是在汉代。
  汉魏之际,七夕中的节俗要素已逐渐显现出来,牛郎、织女出现了人格化的描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东汉应邵《风俗通》)南朝梁殷芸的《小说》中则对牛郎、织女有了更形象具体、人格化的记述。再后来,这段记述逐渐被加工完善,形成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即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节的许多习俗,也都围绕着这个神话故事展开。尤其是织女这个形象,是人们心目中具有高超智慧和多种神通的女神。因而在她身上寄托着人们太多美好的愿望和理想,由此便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乞愿习俗。
  七夕的乞愿习俗中,一个主要习俗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女子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擅长女工。乞巧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有以下一些:其一为“祭拜乞巧”。旧时,民间在七月七日晚上有祭拜织女(星)的习俗。祭拜者主要为妇女。祭拜时要陈设瓜果、设案焚香燃烛。隆重一些的还要举办“乞巧会”。这种习俗至今仍在一些农村地区流行。其二为“浮针乞巧”。七夕前夕,用杯子盛鸳鸯水(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在一起),夜间露天存放。天明再将水放在太阳下晒,等水面上生成一层薄薄的水膜,即取缝衣针轻置水面上,使之漂浮,这时水底便现出各种针影。若影如云彩、花叶、鸟兽或鞋、剪刀等图案,便得巧;若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等图案,便得拙。其三为“蛛网乞巧”。七月七日晚以盘盛瓜果,如果有喜蛛在上面结网,就能得巧。还有的在七夕前一天捉一只小蜘蛛放在盒内,第二天看蜘蛛在盒内是否结网和结网疏密如何,以此来检验智巧,网丝多而圆者为得巧。其四为“穿针乞巧”,又称“金针度人”。七月七日晚,少女们在月光下以丝线穿针孔,先穿过针孔者为得巧,后穿过者为输巧。其五为“种生乞巧”。在七夕前几日,将豆、麦、稻、谷等作物种子浸泡在陶瓷盆中,到七夕时供献织女,以此乞巧。谁浸泡的种子出芽齐、长势好,谁就乞得了巧。其六为“观云乞巧”。一般是在庭前开阔处,于七夕前搭建楼台,七夕当天设供拜仙;或登上山坡,观察云彩变化的各种形状,乞得智巧。这些丰富多彩的乞巧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渴望获取知识的心情。
  人们不但想有智巧,更希望生活富裕。恰好织女是主宰稼果、生机和财货的女神,于是又产生了七夕向织女“乞富”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人就将织女视为主宰生产和收获的女神。张守节《史记正义》云:织女“主瓜果财帛珍宝”。七夕时值孟秋,收获在望,为了乞求天遂人愿、大获丰收,人们自然要向这位“收获女神”举行荐尝、乞求、酬谢的仪式,而这一仪式就是早期七夕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后世出现了财神赵公明元帅,所以向织女乞富的习俗后来逐渐被拜财神代替。
  有了智巧、财富,还要繁衍后代。由于织女还具有主掌生育和庇护儿童的神性,这便产生了七夕向织女“乞子”的习俗。此俗许多史书都有记载。如晋周处的《风土记》载:七夕,“无子者可(向织女)乞子。”唐韩鄂《岁时纪丽》云:“七夕,俗以蜡作婴儿,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生子之祥,谓之化生。”所谓“化生”,是一种模拟出生受洗的仪式,人们以此仪式向织女求子。这种风俗主要流行于战国以前。后世有了观音做“送子娘娘”,于是人们便把乞子对象逐渐转向观音。
  美满的婚姻,也是人们所渴望的。而织女的神性还表现在主婚配上,这便催生了七夕向织女“乞求婚姻美满”的习俗。此俗在古代比较盛行,如今只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保留得比较明显。如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至今仍流传着七夕“跳月”之俗。届时,青年男女欢会于广场,男青年吹芦笙、敲铜鼓,少女们则敲着竹杯翩翩起舞,谓之“苗女弄杯”。这种“七夕跳月”,即是古代盛行的“男女大会”的遗存,亦是向织女乞求美满婚姻的一种浪漫形式。
  年轻人希望婚姻美满,老年人则希望健康长寿。何以求之?那还是要找织女,因为织女又是主掌人寿命的神女,由此又产生了七夕“乞寿”的习俗。乞寿的方法,隋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做过这样的介绍:是晚,洒扫庭院,在露天设供桌,供酒铺时果香烛,祭祀织女牵牛星。祭毕,祭祀者怀着所祷之愿,在庭中遥望天空,等待时机。当看到银河中有奕奕白气翻滚,如大河中的波浪,光耀五色、流闪生辉时,便下拜祈祷,乞寿或乞富、乞子都可以,但只能乞一,不能兼求。所乞之愿实现后三年,祈祷者才能讲给别人听。据说此法颇为灵验。
  以上种种乞愿,固然有不少落后迷信成分,有些也难以实现。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是重要的,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尤为可贵的是,它真实地反映了古人理想、愿望的丰富与多元,这正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因为,没有理想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没有前途的。诚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不管对古人还是对今人来说,这话都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