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紧跟问政效果就更好了
2015年08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民生问题,皆是百姓之所急,可官员是否真能急民之所急?市民怀疑烧烤肉有问题,并打电话反映,可区市的城管食药等部门却将其踢来踢去,“皮球”飞了近一个月竟然还没部门接,最后编办确认该问题归属食药部门。有关领导这才接下“皮球”,并表示尽快解决。
  官员习惯于对上负责,上面交代的,下级卖力做,那百姓交代的呢?从市民反映的烧烤肉质检测问题来看,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确定“接皮球”部门,电视问政节目主办方专门请来了编办予以裁决,这正说明了推诿扯皮问题的普遍性。
  济南电视问政的节目上,主持人说,类似的食药类问题手头上还有22件。官员对待民生问题为何打太极?民生问题为何不能成为刺痛官员的“牛虻”?电视问政这种形式,把政府的问题放到了曝光台上,接受百姓监督,有些官员在台上坐不住了,开始流汗,可是这还不够,因为没有达到让官员流泪的程度。武汉的电视问政更为“狠辣”有效,因为它跟官员的追责挂钩。至今年7月22日,武汉电视问政5年共曝光问题429个、问责577人,厅级、处级、科级的都有,有的被罚薪俸,有的调职,有的被诫勉谈话。这些处理方式,虽然力度不是很大,但能刺痛官员,让官员感到“肉疼”。
  对付推诿扯皮,直接予以处罚,也许这是直接的治标措施。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推诿扯皮只是问题的表象,深层次的问题是官员的晋升考核机制,是官员思想中对百姓的态度,这些更为本质的问题,电视问政这一种监督方式难以独自承担。民众对政府的监督,需要更多的渠道,更大的力度,而这需要从制度上来“根治”。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在济南市电视问政的过程中,济南市委纪委一直在介入。可以预见,纪检部门能成为保证电视问政结果的有力推手。        (李师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