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致辞和议会讲话,习近平向英国传递四信息
破除“谈政治难堪”的狭隘论调
2015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日,习近平主席在菲利普亲王的陪同下检阅英国皇家护卫队。 新华社发
     习近平访英的第一天就出席了女王安排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出席欢迎仪式,检阅皇家骑兵卫队;之后乘坐皇家金马车,前往白金汉宫与女王共进午宴;下午前往西敏寺,并于英国国会发表一场公开演讲;晚间,习近平夫妇共赴国宴。
  如此密集的日程安排中,习近平面对英国女王和英国议员,发表了国宴致辞和在英国议会的讲话,两次讲话虽然都比较简短,但很有信息含量。

    明确了一个判断
  中英正成利益共同体

  访英第一天,在英国议会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场合,习近平对中英关系作了个明确的判断:“中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在于中英关系创下多项“第一”:如英国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英国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
  虽分属东西两大文明
  但一直相互影响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而英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渊薮,在20日晚间的欢迎国宴上,习近平说,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一直相互影响。
  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融,这是中英两国交流对整个世界的价值。
  习近平从思想、技术、生活三个角度一一举例两大文明的深度“交往”。他讲到,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四大发明在英国文化和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国富论》、《天演论》等英国名著则为近代中国思想界打开了全新视野。中国丝绸和瓷器曾经令当时整个英伦为之倾倒,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则使世界丝绸业和制瓷业脱胎换骨。中国的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英国人别具匠心地将其调制成英式红茶。
  不避谈政治
  阐释依法治国理念

  访英之前,一些国际舆论认为中英之间谈经贸热络,谈政治难堪。访英第一天,习近平的讲话证明了这一论调的狭隘。
  英国是最先开始探索代议制的国家。在英国议会这样一个象征着西方民主的地方讲话,习近平不避谈政治话题,他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的依法治国理念。习近平从中国的传统讲起,说到中国的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又把落脚点放到了现实的中国,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道理在6个故事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英两国关系的发展没有受时空所限。无论是在国宴的致辞中,还是在议会的讲话中,都在传递中英之间历史和现实的联系,这种联系没有更多道理,而都蕴含在人和事中,习近平特意向女王和议员们讲了6个故事。
  第一个是二战期间,24名中国海军学员参加诺曼底登陆。第二个是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林迈可参加中国抗战。第三个是英国记者何克积极投身中国抗战。第四个是浙江舟山渔民冒生命危险营救日本“里斯本丸”号上数百名英军战俘。第五个是英国女护士克罗斯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使用中国提供的药,得以战胜病毒。第六个是英国议员贝茨勋爵在中国为和平和慈善事业徒步行走约1700公里。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