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能通过小数点坑钱?很难
专业人士:只有做了手脚的“鬼秤”才会“偷”你的钱
2015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单价输入0.60元/千克,金额为0.50元,再乘以10为5元。单价输入6.00元/千克,金额是4.95元,两次价格仅差5分钱。本报记者 郑美芹 摄
     “电子秤单价少输两个小数点,商家就能多赚钱?”近日,微信朋友圈、QQ好友圈上的一个帖子称,电子秤存在一个“惊人秘密”,商家在电子秤单价栏里分别输入绝对值相等的整数和带小数点的数字时,计算出的价格大不相同。整数单价会让市民多掏钱,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本报实验和专家分析将为您揭开答案。
本报记者 王龙        
  网传:
多输小数点,
电子秤价格会减少

  记者在网帖中看到:一市民到市场买鱼,选好鱼,老板扔到电子秤上称重,输入价格“22”,显示价格为“9”元;该市民要求老板在价格栏里输入“22.0”,显示价格为“8.4”元;输入价格“22.00”,显示价格“8.33”元。帖子称电子秤默认3种单价形式分别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和保留两位小数,即使计算结果是“8.321元”,电子秤会自动将金额显示为“8.33”元,这与大家熟知的“四舍五入”不一样。帖子认为电子秤中分别输入整数和带小数位的相同单价,计算结果不同,商家有可能通过少输小数点获利。
实验:
正规电子秤调小数点,
对价格影响很小

  实验一:记者在东营辽河市场蔬菜销售区随意选了一家,购买了5个西红柿,商家标注单价为6元/千克,称重后重量为0.825千克,商家共收了5元钱。随后记者来到辽河市场电子公平秤处,将原本的5个西红柿放到电子公平秤上,在单价上输入0.60元/千克,最后金额为0.50元,也就是5元钱。记者将价格调整为6.00元/千克,电子显示屏上最终出现的金额是4.95元。这样前前后后差了5分钱,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单价栏输入整数“6”或者“6.00”时,电子秤上都是显示为“6.00”。
  实验二:记者随手将手机放到电子秤上,并在单价处输入5.00元/千克,金额则显示为0.68元。记者又重新在单价处输入0.50元/千克,最后金额为0.07元,两次实验也出现了不同。  
  经过多次实验,记者发现,当电子秤的数字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时,误差可能在0.01元至0.5元,误差并不大,而且根据“四舍五入”规则,并非每次都是显示金额大于实际金额,有时显示金额会小于实际金额,造成商家少收的情形。
专家:
做了手脚的违规秤,
会使商户多赚点钱

  东营市计量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正规检验的电子秤,在缩位计算方式上都是以四舍五入为准的,就是说电子秤的小数点后面显示两位,当计算出的金额超过两位时,第3位就会采用四舍五入的计算方法,如0.154显示为0.15,0.155则显示为0.16,这样,一般情况下顶多有5分钱的差距,商户是沾光还是吃亏很难说。
  对于网传的坑人电子秤,计量所专业人员称,也不排除有个别被动了手脚的秤存在逢一进十的情况,也就是小数点后第三位只要不是0,都会入到前面,如0.151也会进成0.16。这样商户每次都会沾零钱的便宜,最高可达到9分。如果商户再有意把金额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后,最后再乘以10,就可以最多赚到9角钱,也就是类似网传的那种情况。根据有关规定,这种逢一进十的秤和故意将数字缩小的做法都是违规的,质监部门对此可给予违规者五百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