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救助站加大搜寻力度
街头流浪汉还是不愿回家
2015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1日上午,在东方红路边的躺椅上,一位外国人躺着睡觉,一直叫不醒。 刘潇 摄
     本报10月21日讯(记者 刘潇) 天气变冷,街头流浪汉将身居何处?10月21日,记者了解到,天气越来越冷,为避免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发生冻伤、冻死事件,市救助管理站于近期加大了主动救助的力度,很多工作人员寒夜上街搜救流浪人员。但事与愿违的是,朋友部分流浪者拒绝救助,并表示自己坚决不回家。
  据市救助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平日里,每个月的救助人数达80人左右,“天冷了,救助人数会实现双倍增长,最高可达到200人”,这里面包括街头流浪汉、乞讨人员和一些暂时无家可归的人。因此,除了增加救援次数,就是主动上街头搜寻这些需要救助人员,其中,仍有少部分人员不愿意接受救助。
  9月中旬,接到市民举报,一流浪汉无家可归,睡在湖滨路一家商店门口,非常可怜。“我们救助车携带棉被、食物等救助物资从救助站驶出,去提供线索的商店门口搜寻流浪人员。”可是,找到流浪人员杜先生以后,他表示拒绝接受救助。
  杜先生是乐陵人,今年42岁,无亲无故、无儿无女。“你们不用送我回去,否则还得浪费一趟车票再回来,要是实在愿意帮我就给我留下点吃的,我‘要’个钱也不容易。”杜先生一看救助站工作人员有强行带他回去的意思,拔腿就跑,再也找不到人了。
  主动救助常常是找不到救助人员,扑个空是常有的事。德州救助站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近日,有市民称,一名流浪人员露宿三八路涵洞下,穿着单薄的衣服,头发散落。“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露宿与起居特点,从18点到次日凌晨派车、派人到涵洞、车站、商场等流浪人员密集地区进行救助,却找不到任何人的踪影。”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真正帮到这些流浪人员。”该工作人员认为。“他们出来就是为了谋生,回去也没有任何生计。”天衢律师事务所于健生表示,这些流浪人士大多都是在原住所无法谋生的人,而救助站仅能提供临时救助,无法解决他们的长期生活问题,所以流浪人员都不愿去救助站,更不愿意回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