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供大于求 丰产不丰收
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33.3%,政策取消、天气不给力是主因
2015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滕州10月21日讯(通讯员 王西帅 记者 甘倩茹) 近期大豆收割完毕,大豆收购价格却大幅下降。据10月16日滕州市物价局农本调查数据显示,滕州大豆平均收购价为1.80元/斤,比去年同期全市平均收购价2.70元/斤,下降了0.90元/斤,降幅达33.3%。
  据调查了解,大豆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与农产品政策和天气情况有关。2014年国家在出台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的同时,取消了大豆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黑龙江等大豆主产区的国有粮库停止了大豆政策性收购,原来的收购主体一下子消失了,仅靠大豆加工企业和私人粮商,受资金、仓储等条件限制,以及国产豆油市场低迷影响,收购数量大大少于往年,影响国产大豆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今年因为降雨偏少以及药物效果不好等影响,大豆的蛋白含量和千粒重等品质指数都比往年差,所以价格上不去。另外,集贸市场散装大豆油平均价格为3.33元/斤,豆粕1.50元/斤,都低于往年致使油厂压榨出现亏损。所以,压榨企业在前期可能不会入市采购,即使收购数量也非常有限,造成市场供大于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