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到疾病有几步”是善意提醒
过度疲劳的确易诱发癌症,也是器官病变的信号
2016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8岁因肝癌离世的女编辑,生前转发微博“从疲劳到癌症仅需4步”,并配文她就是例子,引发不少唏嘘。专家称,长期疲劳不仅会降低免疫力,更会诱发癌症,也是器官病变的信号。专家提醒,即使健康人,长期熬夜也会心脏猝死,应足量休息和适当运动缓解疲劳。

  本报记者 王小蒙

六天四小伙猝死
过劳死趋年轻化

  近日,一则“28岁女编辑离世,生前劝人别熬夜”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女编辑王雅珊生前曾转发微博“从疲劳到癌症仅需4步”,并配文说“我就是啊”。她的经历引发不少人的思考。
  王雅珊是因肝癌去世的。在她离世前几年,因为工作需要,曾多次持续高强度加班。从她的微博不难看出,晚上十点以后才回家是常有的事,有时她会忙到早午饭都吃不上。“好累”是她微博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她一度累到坐车到家门口都不想下车。
  梳理媒体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像王雅珊一样因过度劳累致病甚至去世的并不在少数。最近6天内,合肥四名二十来岁小伙猝死,与过度熬夜、睡眠不足有关。广东近3年因公牺牲的民警中,62人“过劳死”……“过劳死”频频发生且日趋年轻化,80后被指成“过劳死”主要人群。
  “疲劳到癌症仅需4步”“从疲劳走向疾病仅需5步”,网络上流传的这些说法,让不少人不寒而栗。但医学界多位专家均表示,个体间由于存在差异,对疲劳的耐受力不同。目前,对疲劳尚无专业的量化,网传疲劳离疾病有几步,应该是提醒大家注意身体。
  “疲劳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全身疲乏等,而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严重的可能会抑郁。”山东省医科院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伟说,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疲劳对身体的影响,在他接诊的人群中,自觉劳累前来就诊的占七成。
肝炎发病初期
就总感觉乏力

  尽管癌症发病影响因素有很多,疲劳不是直接原因,但却是癌症的一大诱因。“长期疲劳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免疫力杀伤细胞不能消灭突变的癌细胞。”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郭其森说,疲劳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而长期的加班熬夜则会让人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造成血管收缩异常,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对于本身有房颤、心律不齐、冠心病的病人,熬夜无形中给心脏加重负荷,容易发生心肌梗塞等急症。
  “那些有心血管疾病史或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像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和肥胖人群,熬夜更容易引起猝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医师蔡卫东说。有研究表明,每天睡眠时间低于5小时的,导致的心脏病概率会增加40%,也会增加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发生率。
  那么,自诩身体健康的人,是不是可以毫无压力地熬夜加班?蔡卫东说,连续多日熬夜导致心脏猝死的,也并不少见,而这一旦发生就是致命的,往往还没送到急救中心,就已经没救了。可以说,疲劳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疾病的初期阶段也会出现疲劳感。“像肝炎患者,最常见的就是总感觉乏力。”山大二院肝病博士刘峰说,肝脏就像发电厂,人体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肝脏代谢而来,如果肝脏有炎症,储存功能也会遭到破坏,那么身体没有了能量的支持,就像电池没电一样,就会经常觉得疲惫。
连续疲劳无缓解
最好及时就诊

  对于在城市打拼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来说,经过一天的工作身体难免会疲惫不堪,但如果在充分休息后,仍常觉得自己很疲惫,很有可能是器官病变的信号。专家称,像血液病、肝肾病、代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患者,常会感觉乏力疲劳。
  “当疲劳症状超过一周,就属持续疲劳,如果放任不管超过半年后,就可能出现明显的抑郁、肌肉关节酸痛等表现。”刘伟说,而这时即使再有足够的休息,也难以恢复到健康状态。
  刘峰提醒,缓解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足够的睡眠,还可通过适当增加营养,像B族维生素、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等,以及适量的有氧运动等来缓解。“但如果疲劳持续一周以上无明显缓解,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除了及时休息和适量运动外,专家提醒,还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缓解疲劳的食物,像银耳、枣、燕麦、西红柿和水果等。另外,最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40岁以上人群,肿瘤发病率比较高,每年要做一下肿瘤的筛查。”郭其森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