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鲁班》打造健康动画片
2016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师文静) 动画片是伴随孩子长大的童年伙伴,优秀的动画片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懵懂时期人生观塑造的推动力。目前市面上多数国产动画暴力过度、语言粗俗,让家长不满。不过,近期正在央视少儿频道热播的《小小鲁班》则刮起一股健康的清流。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动漫制作及动漫产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中国动画播出收入与制作经费存在着巨大反差,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动画产品粗制滥造的现状,各种喜剧、灰色暴力动画片大量涌现,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每年在全国两会上,都有人大代表提出“要禁止播出有灰色暴力倾向的不良动画片”,而自2013年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等一批动画产品后,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公众并没有看到这一现状的根本改观。
  在此背景下,央视少儿频道近期热播的动画片《小小鲁班》却获得“绿色动画片”的美誉,引起文学界、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小小鲁班》动画片由我省两家单位联合参与制作,山东籍作家赵先德先生担任总编剧,以绿色主题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收视率突破零点四,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及制作流程,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近日,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评论家吴义勤,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等二十余人汇聚北京,就儿童文学作家参与动画片的创作,以增强动画片的文学性进行了研讨,其中谈及《小小鲁班》的创作程序。记者获悉,《小小鲁班》是先由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文学故事,后交由幼儿教育专家针对幼儿接受心理提出修改意见,再交给专业剧作家进行剧本创作及分镜,这个流程打造的一部作品,具有了非常鲜明的年龄针对性。
  同时,与会专家也认为,这样的程序是被欧美权威动画制作机构实践证明的一套成熟的做法,但是国内大多数动画企业在经费等原因的制约下,忽略了这一程序,才导致粗制滥造的现状。这样的程序虽然花费巨大,但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画片的文学性以及寓教于乐的特性,才能创作出一流的动画片,才谈得上走向世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