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更源自内心  痛苦的体验
2016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舒 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未了·心理咨询工作室”特约作者)
  看起来东方陷入了一个纠结的困境中,他面临的问题是第六感的存在让他太过烦恼。可仔细看他的描述,又不仅仅是那么简单,表象上是东方的思维陷入了一种困境,但比思维困境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体验,他感到压抑、尴尬、失落、挫败而绝望,产生了厌倦、逃离的念头,甚至悲从心起,生无可恋。拥有神秘第六感的东方本该是一个聪慧、有灵气的年轻人,为什么聪明反被聪明累呢?
  被称作“第六感”的直觉说起来神秘,但并不令人陌生。直觉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通过潜意识激发,并常以感觉和情绪的方式体现出来。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通过本能判断事情的经历。比如东方,“这种感觉,从我很小时候就有。比如,看一眼某个人,或听到某一句话,我心里会莫名其妙地一动,当时也说不上来是怎么回事,可是,过了没多久,关于那个人、那句话,就一定会发生一些特别的事。”生活中有些东西是无法解释的。在东方的经历中,有通过看同事大姐准女婿的照片判断适不适宜结婚;也有因自身强烈的第六感跟亲人刻意保持距离,害怕看得太透后的失落感;还有似乎看到老邻居死神依附在身,时间不长就被应验了的种种怪异“神通”。 
  第六感的玄机和奥秘是难以道尽的。作为大脑对事物的发展结果产生一种提前的判定方式,是一种预感,一种猜测,是人的心理思维反应延伸。如果东方把握得当,拥有第六感应该是一件美好而奇妙的事情,因为它可以提供生活中的答案,解决方案,这是很多人都希望拥有的。但东方自我感觉第六感太强了,强到已经成了心灵的负累,“未卜先知”的能力让他压力重重。关于第六感的特征,有资料这样介绍过:人的心态超出常规,心里总是想着将要发生什么事似的,心中忐忑不安难以静下心来。所以说,当第六感沦为一种“病态”时,会衍变出猜忌心重、过于敏感、悲天悯人、不容易相信别人等性格特点。久而久之,会笼罩上一层悲剧人格色彩。这种多重人格和悲剧情怀,会难以自控地对一些事情进行意识强加和镜头回放,直至现实被强烈的第六感验证,又被推入痛苦和空虚的怪圈。如果东方沉浸在自己的“法力”中不能自拔,不能轻松、自然地与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心情抑郁,影响人际关系,伤及他人和自己,是需要调整和控制的。下面几点建议供参考:
  1、良好的自我暗示。这对有“法力”的人并不难做到。当第六感来袭时,应该暗示自己冷静,不要急着下定论。对自己施加积极愉快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调整心境、情境。
  2、学会放下。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要斤斤计较,大智若愚、大而化之可以避免不少烦恼。东方看过心理医生,自己读过大量的心理、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寻求过宗教的救赎,自认为是个思想上的杂家,更应该知道,纠结执著于一个景象或一个事物不放,是人为的自我束缚,步入误区或极端,会让人身心疲惫,难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3、化被动为主动。试着多做一些沟通和交流。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不是件羞愧的事,自己的第六感也未必都那么灵验,一个人的第六感再强,也不能预知世界、普测未来,说出来检验一下也能释然些。而且,像东方所说的朋友两口子吵架,自己的劝解还能让别人豁然开朗,这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吗?拥有“法力”就要用好“法力”,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坚持下去,会在其中找到快乐和自我价值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