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童年去哪儿了
2016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章中林

  女儿一放学就钻进了房间里,吃饭叫上几遍,只听到答应却看不到人。我悄悄地溜进房间一看,她正在埋头抄课文。
  心里有些安慰,孩子没有欺骗自己,学习还是自觉的。但看到作业本上密密麻麻的课文,心里还是觉得堵得慌,这么小的孩子,这么小就要被课业负担压着,他们还哪里有快乐的童年呢?“吃完饭再做吧,等一会儿饭凉了。”
  “还有一遍,不抄完明天就要被罚五遍。”看着她那稚嫩的手,我却没有勇气把她的手从练习本上拉下来。
  老师教育孩子,如果和老师对着干,必然会影响到孩子,但是孩子一年级就这么多作业,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有时间玩耍,身体垮了,还怎么成人成才呢?
  我小的时候,下午放学很早,也没有什么课外作业。到野外铲猪草,到湖滩放牛,到地里锄草,稻田里割稻……那个年龄力所能及的事,父母都会催着我们去做,我们也乐此不疲。我今天烧得一手好菜,就是那时放学帮着父母准备晚饭时学会的。
  而现在的孩子除了能够读书识字,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愿意干。生活生活,学会了生存的本领才能滋润地活着。人生这个舞台,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可以说是人的基本技能。而现在他们除了枯燥地学习,还能留下怎样的童年记忆呢?
  童年应该是五彩的。掌握知识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那么所有的教育都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鱼。童年时代,老师教育我们学习雷锋,父亲教育我吃亏是福,我就学会了善待他人,宽容待人,得到了许多挚友。做了老师之后,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敬,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而现在的孩子,除了读书就是读书。教师家长说话就是一个字“不”。记得前几年,南京有一所学校制订了这样的校规: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不许使用手机、MP3、MP4!而家长为了孩子,强硬地把孩子埋进作业堆里,抛进辅导班里,而全然不顾孩子需不需要。孩子不是机器,也不是木偶,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孩子他们这个年龄应有的自由和快乐呢?
  我的童年没有上过辅导班,但是我却收获了更多。听着单田芳的评书,有时间就在同学们面前亮一嗓子;跟着二表叔学唢呐,高兴起来了就在渠道上来一段儿;学着李大嘴扎风筝,春天来了我还能在女儿面前露一手……这些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而现在的家长呢,给孩子扎了一个华丽的笼子。在笼子里,孩子学到了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有多少能够用到生活中呢?不客气一点说,几乎没有。既然这样,我们的家长为什么就不能放开自己的手呢?
  孩子的童年哪儿去了?是消失在老师的“为孩子的未来考虑”的托词,还是消失在“我是为孩子好”的自恋呢……我不知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