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路不堵了居民心里敞亮
2016年08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场上蔬菜摆放整齐。本报通讯员 李岩松 摄
     本报记者 孟杰
  “进出顺畅了,菜摆得整齐,地下也不怕踩到菜叶子了。”说起柳行农贸市场的变化,来买菜的刘女士打开了话匣子。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办事处集中整治辖区内的农贸市场、道路和小区,一段时间下来,道路畅通了、小区卫生状况变好了、农贸市场内同样的蔬菜看着都水灵了。
  商铺入户经营
宽出来半条路

  一提起柳行东三路,不光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摇头,就连的哥师傅也直摆手。
  杨柳国际新城上房后,东三路作为一条小区居民出入的通道,两边商铺林立。尤其是一到晚上,进的、出的,加上路边随处经营的摊位,整条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如果是一条商业街,东三路肯定不缺人气,但作为一条居民的出入通道,东三路的热闹则成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难题。
  “城管叔叔又来了。”居住在杨柳国际新城F区4岁的乐乐虽然不知道城管是做什么的,但他知道自从这些叔叔经常在路上出现后,奶奶出门终于肯松开自己的小手了。“以前这路上摆得都是大大小小的物件,现在多干净,路都显得宽敞了。”乐乐奶奶称,自己在东三路附近住了好多年,现在的东三路看起来才像一条正儿八经的城里路。
  流动商贩被规范到了疏导点、沿街商铺入户经营,整条道路一下子就宽出来了近一半。
  针对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济宁高新区交警部门还重新在道路上划上了停车位。机动车按位停放,非机动车也有了自己的小房子,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商贩、摊点规范经营,整条东三路的秩序得到了很大提升。
  “不光东三路,东边的东四路也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了整治,两条路全部都大变样了。”网格管理员赵俊青称,两条大路变了样,路南头柳行农贸市场的问题也解决了不少。
“倔老太”服软
玉米秸终于搬家

  “看,这里都有小草发芽了。”在杨柳国际新城G区西门处,只要有熟人经过,崔桂英都会拉着人家来看看她家门前绿化带里草坪发出的小嫩芽。一个月前,这里还堆放着崔桂英一直当做宝贝护着的几捆玉米秸。
  为了这几捆玉米秸,网格管理员吴恒军可没少下工夫。“老年人比较固执,习惯用快壶烧水,那几捆玉米秸是用来当柴火用的,当时怎么劝都不能挪窝。”吴恒军称,为了劝说老人同意清理那几捆玉米秸,自己和其他几位创卫志愿者前前后后去了老人家7次,最后老人才松了口。
  玉米秸清理了,一场小雨过后,老人惊喜地发现门前的绿化带里重新长出了小草,家里蚊虫也少了,见了吴恒军也不数落了,还热心地当起了创卫“督察员”,看到哪里有垃圾、哪里路不平,老人都会找到吴恒军,一条一条说给他听。
  在F区7号楼旁边,有一条流经小区的景观河,创卫期间,柳行街道网格员定时到小河边打捞水草和清理水面上的垃圾,河水清了,小河边的树荫下也成了夏日居民纳凉的好地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