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荣获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城中村改造将腾空土地两万亩
2016年08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9日讯(记者 张永斌) 8月9日,日照市荣获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新闻发布会举行。近年来,日照通过组织实施城中村改造,不断提升土地综合承载能力,城中村改造将腾空土地两万亩。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是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一项国家级达标评比表彰活动,旨在贯彻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用矿制度,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提升国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日照实施了223个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安置区面积2434亩,新建住宅7269户、公共设施2.4万平方米,复垦土地1.3万亩。
  东港区下元一村挂钩项目,不到一年时间,195户村民全部搬入新区,复垦出的42.67公顷耕地发展绿色农业,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陈疃镇卞家村通过搬迁改造,并与光伏产业、高效农业相结合,在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3000多口人脱贫致富。
  积极推进地下空间利用,日照中心商务区实施地下多层次开发,打造近150万平方米的3层地下空间,成为地下空间利用的标杆,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地下空间土地供应近2000亩。日照港务集团等企业填海造地1.5万亩,拓展了临港产业用地空间。黄海粮油工业等50多家企业通过技改,“向空中”要地,拓展了用地空间,被评为省级节约集约用地先进企业。
  目前全市已改造完成城中村33个,城中村全部改造完成后,可腾空土地2万亩。创新城中村改造新模式,日照市对完成年度拆迁计划的村居,将土地出让收入实行以奖代筹,全部奖励给村居。对城中村改造拆迁腾空的土地,在保障居民安置用地供应的基础上,收回纳入储备,按程序公开出让,对调控土地市场、缓解供需矛盾、稳定房价起到了积极作用。
  积极探索“绿色矿山”建设,划定了禁采区、限采区和开采区,对开采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造成环境破坏的矿点,坚决关停。截至目前,全市矿山由763处压减到296处,整合率达61.2%。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