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劝解换来棍棒驱赶
救助“福利”送上门流浪人员只领物资不进站
2017年0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睡在大街上的流浪人员拒绝去救助站,救助员为其发食物。      本报记者 王杰 摄
     本报2月22日讯(记者 王杰 陈玮 实习生 吴亚娴) 为杜绝流浪乞讨人员因“冻、饿”致死,市救助站近期加大主动救助力度,接到线索就及时前往事发地救助。但主动救助常会遇到找不到救助人员或救助人员只要物资不进站的情况。
  上午9点,救助车携带棉被、食物等救助物资从救助站驶出。10点30分左右,救助车来到济南市火车站一带。在经纬嘉园小区东侧一废弃房外,发现两名流浪人员。一个盖着厚被躺台阶上睡觉;另一个裹着厚棉衣坐台阶上抽烟。救助员叫醒睡觉的流浪人员。询问得知其叫张明,35岁,东营人,因不喜欢之前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流浪。张明坚决不去救助站。另一名流浪人员则说,“有困难我会去找你们的。”
  下午1点,救助车再次上街巡回救助。在普利街附近,一个60多岁的老汉躺在迎仙泉附近高架桥下,四层棉被盖在身上。“跟我们回救助站好不好?”老汉摇头。据周围市民介绍,老汉在此已有五年,“靠卖废品过日子。有时还帮着居民看车、停车,人挺好。”面对再三劝解,老大爷开始不耐烦,抄起一根棍子要驱赶救助人员,并摆出击打姿势。两位救助员只好留下棉被和面包离去。
  济南救助站办公室主任张华伟表示,很多流浪人员对救助站有误解,认为会被强制送回家,但实际上我们遵从个人意愿。据了解,送回家或接到救助站再跑出去的流浪人员占八成。每年寒冬,济南市救助站都会加强主动救助密度。面对这种“送上门”的救助服务,大多数流浪乞讨人员并不待见,往往只领取救助物资。针对不愿进站流浪人员,济南市救助站2013年于救助站南楼一楼设立冬季临时救助点,敞开式管理——简单登记便可入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但流浪人员很少“光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