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会,带来俩提案,政协委员孟凡珍:
盼望更多失能老人享免费医疗
2017年0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孟凡珍正在给村民查体(资料图)。
     政协委员 孟凡珍

  我在基层干了30年,可以说与百姓朝夕相处。百姓在看病、治病方面的诉求和遇到的难题我有切身的感触。多年来我见到过很多患大病、难病看不起的个例,也目睹过不少因病返贫的家庭。针对这一现象,这次我带来了《关于进一步解决低保、五保等失能老人看病难问题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推广卫生适宜技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建议》两个提案。
  面对大病、难病,百姓看病不容易,贫困家庭更是难上加难。目前三无老人收养、低保老年人生活补助、困难家庭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有了政府专项资金。即便这样,失能老人一旦有了大病,医院费用较高,虽然医保能报销一部分,但报销后,个人承担的部分仍无力解决。对此我提议,政府加大老年人保障资金的投入,扩大保障资金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失能老人享受到政府的温暖,实现失能老人免费医疗。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需要失能老人个人承担的部分,由政府出资补贴。
  同时进一步深化“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度。为失能老年人配置家庭医生,开展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项目。“家庭病床”服务同其它服务一样,政府补贴。  
  适宜技术,是指那些适合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为广大群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够为广大基层、预防、保健单位的医药卫生人员掌握和应用,且费用较为低廉、广大群众在经济上能够承受。
  我希望政府成立专业机构,对卫生适宜技术进行梳理和挖掘。卫生适宜技术大部分散落在民间,有很大一部分是传统中医传承下来的。对该类技术的梳理和挖掘需要成立专业的评估专家小组,从需求性,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等对该技术进行评估和论证,并对真正的卫生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加大卫生适宜技术的投入和保护。大力发展卫生适宜技术,实施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工程。将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纳入各级中医医院管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本报记者 苏洪印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