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股份二公司员工张永宽带领团队技术攻关
技术改造百余项,获八项国家专利
2017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永宽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本报记者 隋忠伟                  

  张永宽今年45岁,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现任日照港股份二公司矿石装车队电修班班长,班组现有成员31人,主要负责公司矿石系统12台堆装设备的电器维护工作。他先后荣获“日照港首席技师”、日照市“金牌职工”等荣誉称号。至今,张永宽带领班组成员积完成了技术改造百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

  倾囊传授带徒弟
设备完好率达98.5%

  1992年,张永宽成为日照港股份二公司的职工,到现在已有25个年头。1998年,张永宽开始带徒,至今带过的徒弟近30人,现多数人已成为装车队、卸船队的电器维修骨干。装车、卸船是日照港股份二公司的主要生产工作,矿石装车队的设备在生产流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效率高、任务重,使这些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检、修、养工作就尤其重要。而承担其中电修任务的,便是装车队电修班的一群顶尖“工匠”,而班长张永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说:“堆取料机上上万条电路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血管和神经,是设备最核心、最复杂的系统,一个小小的限位误动作就可能引发系统流程停机,出不得半点差错。”为减少设备突发电气故障,张永宽带领团队加强日常巡视和维护工作,定期为设备把脉,凭借一身过硬技术,快速诊断和排除能力,一次次使设备恢复正常,设备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8.5%以上。
  “张班长是个急性子,问题解决不了,他就像屁股着火一样的坐不住。”电修班的小刘这样说。“不急不行啊,我们耽误一个小时,那就少卸几千吨货呢,”刚从现场回来的张永宽听到这话也乐了。
带队开展技术攻关
节省巨额费用

  工作中,张永宽喜欢带领班组成员针对困扰设备正常运转的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堆取料机自投产以来,斗轮取料超载控制是个“老大难”问题。2014年,通过咨询厂家,每台斗轮机开发费用报价高达20多万元。
  “当时就带领成员大胆尝试从电控方面将斗轮液压站主电机工作电流作为监控对象,自主开发斗轮取料超载检测自动限制保护系统,成功解决了斗轮取料超载的难题。”张永宽说道。
  矿石系统投产初期,堆取料机高压真空断路器经常出现故障不能正常执行分合闸,更换下来的一排断路器就堆在仓库里。张永宽主动向队内提出修复申请,通过采购相应的零配件成功修复4台,为公司节省了30多万元。尝到甜头后,张永宽又瞄上了价格昂贵的进口电磁制动器、低压大型断路器,先后成功修复价值100多万元的电器元件。
  张永宽还自学了《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等课程,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并结合25年设备实际维护工作经验,编制了多项电器维修工艺和管理制度。“张师傅编制的维修工艺和管理制度,给我们迅速掌握现场维修技术提供了特别好的指导。平时他不仅自己特别好学,也鼓励我们这些年轻人学。”电修班的小贾说。
  日积月累,张永宽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突破,并带领班组成员完成技术改造百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近40项,他带领研发的“限位控制器”被命名为“张永宽限位器”……这些改造项目有的提高了设备的性能,有的给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如“堆取料机回转机构摩擦片打滑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等项目的成功改造,每年为公司节省费用近500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