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收藏骗局又把老人当韭菜割
2017年1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十全十美纪念钞大全套”,是十张面值10元的港币,十张面值10元的澳币,十张面值100元的新台币,还有一张面值50元的“建国50周年纪念钞”;仅值0.5元的千元印尼盾,竟然谎称值300元;所谓的“错版币”,实为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据新京报报道,在北京大望路SOHO现代城,一些打着卖纪念币、钱币名号的文化公司,通过免费领取纪念品的方式,将老人哄到公司,再通过推销让老人花费成千上万元,购买一些价值低廉的纪念币甚至正在流通的货币。
  可以说,这些公司的套路一点都不高明,甚至有些可笑,但饶是如此,还是有不少老人受骗。原因无他,这些公司认准了:一些老人有钱,但缺乏关于钱的知识。
  这显然是违法的。本质上,这是利用老年人辨别力低下和市场信息匮乏,故意实施的欺诈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罪。对此,必须开展相应的专项打击,摸清、铲除相关产业链。
  这些年来,老年人似乎成了传销、直销、诈骗者们青睐的群体。以他们为对象的诈骗行为,时常见诸报端。鉴于这样的定点式、有针对性的诈骗行为频发,除了常规的依法打击,还需反思:如何将老人的钱袋子更好地在源头保护起来?
  这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子女对年迈的父母做更多的“再教育”。看到这里,有些人或许要吐槽了,这么明显的套路,随便在网上一搜就戳破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上当?要知道,这些人是老人,他们大多不会或很少上网。
  此外,社区、银行等有关机构部门,也可以组织一些关爱老人的活动,深入老人群体,为其讲解预防上当受骗的知识。总之,让老人们“聪明”起来,自己形成一道认知防线,类似的骗局便不会轻易得逞。
  (摘自《新京报》,作者与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