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了自己
2017年1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我们这儿,说谁“鬼”,多是贬义,指其过于精明、太过滑头,表明其十分会耍小聪明,做事不地道,却能屡屡得手。
  父亲在老家管理蜂场,前阵子让我买茶花粉喂蜂。北方山村定点养殖的蜜蜂,没有茶花采,想喂茶花粉只能靠买。邻县只有一家蜂产品专卖店,里面的东西,真假优劣混杂。因我不是外行,鉴别着买点儿,一般也不易被骗。
  前几年,我在那家店买过一些木箱和配套产品,对老板娘的评价就一个词:抠门。就算买几百上千块钱的货,叫她让个三五块钱都没门儿。她家的店能勉强维持着,估计就占了个独此一家的便宜。
  知道老板娘死抠,去买花粉前预先给老板打了个电话。新茶花粉还没到,买的话只能买去年的。因是陈货,质量也不算好,讨价还价定在二十五元一斤。商量好价格,我与妻儿一道驱车去拿货,顺便逛逛超市。
  将车停在超市车库,儿子缠着他妈去吃鳕鱼炒饭。我独自步行二三百米去专卖店。到店时店门紧闭。给老板打电话,他让我打店铺门上留的号码,电话是老板娘的。奇怪,明明提前约好了,对方知道我要拿货,却说不在店里。电话中,老板娘称最低二十八元一斤,还是最差的那种,好点的得三十元一斤。都到店门口了,贵点儿也只能自认倒霉。她让我稍等一会儿,正骑车朝店铺赶。
  在店门口等了大概二十几分钟,老板娘才到。看我还在,她脸上露出一种压抑不住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我感觉哪儿不对,突然问她二十八元一斤的是哪种。她一愣,指了指旁边一个塑料袋中的花粉。我抓了一把,见不像茶花粉,至少有一半是杂花粉,碎末特别多,确实没桶里三十元一斤的质量好。桶里的是茶花粉不假,但比较潮,像是喷过水一样。
  还没等我作出决定,老板娘已拿出两个方便袋,开始装花粉了。她定秤的动作麻利,我都没看清。老板娘的表现怪怪的,总感觉不太对。桶里的花粉装了大半,只剩下一点底子了。老板娘大方地说:“不够的我给你拿货架上的补吧,这可都是零售六十块钱一瓶的优质茶花粉呢!”我应了一声,还是深陷在怪怪的感觉里傻愣着。十斤茶花粉,老板娘说十斤一两了,多给了我一点。我瞟了一眼电子秤,显示的数字是10.1没错。
  家里的塑料盒不够用,我又拿了十个塑料盒。这种盒子零售价三元一个,老板娘说批发的话一个两块五,十个再让我五块钱,总共二十元。算上那些茶花粉,一共收了我三百二十元。我前脚走出店铺,老板娘后脚就跟出来,匆忙锁了门离开。
  她的反常举动,令我吞了问号般疑惑了一路。因为心里疑惑,从店铺到超市车库的那一段路,二三百米,我走得相当吃力。手里提的那十斤花粉,感觉特别沉重。
  在驱车回去的路上,我跟妻子说,这次不知哪儿怪,总感觉不对劲。先是明明约好了,老板娘却迟迟不到店里,后是大方得又让斤两又让钱。妻子应和说,花粉真的可能如我怀疑的,被临时喷了水。十斤花粉,若喷上半斤甚至一斤的水,可就赚了。再者,价格比提前商量的一斤高出了几块钱,十斤就是几十元啊!我也这么怀疑,但也是没辙的事。只是,我提着花粉走路时,觉得分量不像是十斤,比搬过的十斤一块的空心砖重不少。
  停下车,我又摸了摸花粉,确认比较潮。提着花粉找电子秤一称,10.1公斤。打老板电话,无人接听。给老板娘打电话,关机。联想到她离开得那么匆忙,感觉她或许真的是心中有鬼。
  我猜测,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我电话告知买花粉,谈妥价格后去拿。在我到前,老板娘朝花粉里喷了水,搅拌后迅速离开。等我到了,她再跟我提价拖延时间。如果愿意,能多要点是一点;如果嫌贵,就照原先谈好的价格给货。然后,再以正朝店里赶为由继续拖延一段时间。等她到店里,喷过的水就被吸收干净了,摸上去只是还有点潮。花粉不够干燥,她完全可以说是密封不好导致的,合情合理。
  我跟妻子说,这老板娘太鬼了。想多坑点钱又怕露出马脚,一时心虚,手忙脚乱把自己坑惨了还不自知。提着花粉,我换了一个电子秤再称一遍,数字没错,还是10.1,不是斤,是公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