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行街道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多形式儒学文化载体
家门口听儒学讲座、看惠民演出
2017年1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党员活动日上,同期开设儒学讲堂。
     本报记者 孟杰 通讯员 李庆平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以创建“儒学原乡,文化济宁”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为总抓手,以建设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为主攻方向,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依托深厚文化底蕴,融合地方传统特色,打造优秀儒学文化传承新载体,大力推进乡村儒学讲堂建设,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文化环境。
  街道全覆盖
儒学文化随处可见

  为创新儒学文化传承环境,近年来,柳行街道大胆创新,投入100多万元着力打造集乡村儒学文化公园、乡村儒学讲堂、儒学文化进课堂、国学文化宣传栏于一体的优秀儒学文化载体。
  在杨桥公园、杨柳雕塑公园、经达科技广场和综合文化广场等地,柳行街道将儒学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结合起来,先后建起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儒学文化、科技普及和法治宣传于一体的乡村儒学文化公园。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传统儒学文化、法治知识用生动的雕刻故事和公益广告形式表现出来,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轻松学国学、知礼仪、提素质。有条件的社区、乡村也相应建成优秀儒学文化小广场。
  同时,依托街道、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和国学教育特色学校普遍建立起街道、社区国学教育中心,打造优秀乡村儒学讲堂。各儒学讲堂按照“四个一”标准,统一设立标牌、一幅孔子像、一个儒学经典阅览室、一处儒家文化体验活动室。街道儒学讲堂建起能容纳30人以上的经典活动体验室,有国学书籍和电子资料,书籍400册,电子图书10000册、视频讲座不少于100套,同时,儒家文化体验活动室还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开设了传统礼仪、琴棋书画、民间艺术传承等文化课程。
  此外,辖区各中、小学校都建成儒学宣教室,配齐相关图画、书籍,同时,邀请热爱国学,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具有公益精神和奉献意识,不计报酬,立志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儒学民间普及推广事业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乡贤担任学校儒学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类儒学知识教育。利用街道、社区、村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和儒学文化宣传墙等阵地,打造国学文化宣传长廊。以百姓口口相传的儒学知识为主要内容,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群众易于接受,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化的效果。
多形式互动
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在柳行新村,每月28号是党员活动日,除了大家聚在一起学党章、交流工作和生活外,还会开展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邀请临近的专家学者、当地乡贤,在党员活动日上为大家带来传统文化的讲解。在新杨柳社区,每月30日的例会上,传统文化大讲堂也会按时开课。
  同时,街道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融知识性、娱乐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活动,丰富优秀儒学文化教育软环境,让广大干部群众受到潜移默化的知法明理教育,传统文化大讲堂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依托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坚持“文化搭台、国学唱戏”,街道整合民间文化资源,组成济宁欢歌艺术团、佰艺艺术团和柳行街道老年艺术团等民间艺术团,定期深入社区、村、学校、企业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把抽象的儒学经典典故与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相结合,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儒学知识。目前文化惠民演出达到15场,观众人数达6万多人。在全区甚至全市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
  此外,街道专门成立了创建优秀乡村儒学讲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宣传、公安、群工、社会办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儒学文化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相关工作,构筑“各司其职、共同参与、优势互补、有序运行”的儒学文化工作联动机制。
  通过创建优秀乡村儒学讲堂,充分发挥了儒学文化的教化、传播功能,有效促进人文素质的提升和社会大局的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