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晕厥,同机军医空中施救
八九医院刘雪涛自制糖盐水,陪伴病人直至飞机降落
2018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蔚晓贤 
  5月30日下午,在8000米高空的机舱内,一名乘客突然晕厥休克,生命危在旦夕。紧急时刻,在同一架飞机上的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的军医刘雪涛听到机组人员求救广播后及时站了出来,沉着施救,守护整个航程,最终使患病乘客转危为安。
飞机上突遇晕厥乘客
  5月30日下午,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的军医刘雪涛从青岛登上山航SC4838次航班准备前往重庆参加集训。14时许,飞机刚起飞不久,刘雪涛突然听到飞机广播内乘务员急促的求救声:“各位乘客您好,我们的航班上有乘客突然晕厥需要帮助,请问飞机上有没有医护人员?”
  职业敏感让刘雪涛不由自主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在乘务人员的指引下刘雪涛看到一名男性乘客面色苍白,满头大汗,双目禁闭,双手紧握。男乘客的家属和几名乘务员都围在其身边束手无策,乘务员说她们都没有经验,不知该如何处置。
  表明身份后,刘雪涛沉着地安慰大家都不要慌张,并问乘务员飞机上有没有氧气,赶快拿来。刘雪涛一边用手按压男子的人中穴,一边对患者进行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询问,想了解其之前有什么病史,是否有癫痫。可是男子只是重复说自己胸口难受,肚子疼得受不了。
  经检查,刘雪涛确认男子当时的血压是95/60mmHg、脉搏74次/分,处于轻度休克状态。男子的家属告诉刘雪涛,男子以前没有癫痫,但是有心律不齐,平时容易晕车,最近几天没休息好,上飞机之前没有吃饭,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没想到刚起飞就晕过去了。
自制糖盐水紧急施救
  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刘雪涛判断男子是由于本身心律不齐、低血压低血糖导致的休克晕厥。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可能产生其他并发症,有生命危险。他当机立断让患者吸上了氧气。
  刘雪涛请空乘人员帮忙把男子座椅放倒半卧位,加大吸氧流量,他则不停按压患者内关穴位,并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与心理疏导。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男子仍然烦躁不安,胸闷难受,见此情形,机组人员开始向指挥中心汇报机上有一急重病人,并着手准备就近紧急降落。刘雪涛认为病人的病情仍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建议继续观察。
  由于飞机上没有配备对症的药品器材,刘雪涛就地取材,利用飞机上的糖和盐配制糖盐水,给病人少量多次服用,并继续给予穴位按摩。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男子情况明显好转,面色逐渐红润,四肢肌肉紧张减轻了,呼吸胸闷也减轻了,刘雪涛又监测到男子的血压也逐渐恢复,血压升至110/68mmHg,精神也比一开始好了很多。
全程陪伴患病乘客直至飞机降落
  刘雪涛及时将男子好转的情况告知机组,机组人员协商决定执行正常飞行计划,并通知其他乘客安心乘坐。可是,没过多久,男子又出现剧烈的呕吐,刘雪涛又对男子采取坐位背部拍打,防止其呕吐物误吸,并帮助家属收拾呕吐物。
  待男子呕吐停止后,刘雪涛继续给男子补充糖盐水。后续飞行过程中,刘雪涛始终陪伴在男子身边,随时观察和处理着男子的病情。飞机平稳抵达重庆后,刘雪涛陪同病人出站,一直将其送上车后才自己打车到集训队报到。
  事后,刘雪涛通过乘务长张秉浩了解男子的情况,当他得知男子被送到医院后已经完全好转之后才终于放下心来。
  今年44岁的刘雪涛,是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创伤骨三科的主治医师,已从医17年。谈起这次飞机上救人之事,刘雪涛说这是他应该做的,谁遇到都会站出来的,何况他是一名军医,这是职责所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