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乡村,崖居参禅听虫鸣醉东平,湖光山色悦心境
2018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湖面凌波,倒映出青山翠柏。小荷才露尖尖角,几条无人摆渡的木船停于其间。一阵清风迎面吹来,偶尔能听到几声水鸟鸣叫。山水锦绣,让人沉醉在东平的风雅情之中。

本报见习记者 路瑶

  水泊今犹在
胜迹满乡情

  银山镇东南7.5公里,220国道以东,风景秀丽的南堂子村就坐落于此。
  此时暑气初升,按说天气已经稍有炎热,但是当我们的车驶入村庄的环湖路后,却马上感到一阵清爽。
  目光所及之处,昆仑山遍身披翠,芦苇荡新绿可人,燥热的感觉被这满眼的清新冲退,只让人禁不住连连赞叹,好一幅孟夏乡景!
  南堂子村依昆仑山东麓而建,四面山水环绕,古朴传统,独具渔民特色。月岩寺、马跑泉、小虚观塔、摩崖题刻等人文胜迹保存完好。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丹青留名,昆仑山美景的盛名也随之流传在外。
  游山水昆仑、读水浒故事,行走在祝家庄新版《水浒传》的拍摄基地之间,让人恍然间觉得,自己也成了一段历史。尚武堂几个大字悬于梁上,迎八方来客,城墙边彩旗招展,似乎有英雄好汉正在把酒言欢。
  乘坐观光车沿山路而上,七星瀑布水流潺潺,灵动秀丽。一旁的石雕佛像走过千年历史,安然俯视着游人。红色文化广场上,革命旧物时刻提醒着人们,前辈们筚路蓝缕的艰辛,如今岁月静好的不易。
  山谷险峻,若是胆子大,不妨来玻璃栈桥上体验不同角度的风景。走到玻璃桥中间,山体天然形成豁口,让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波光潋滟的东平湖尽收眼底。风一吹过,紧邻的钢索木栈道似乎还轻轻晃动,更添一份惊险刺激。在草木盈盈的绿意中,整个人似乎都会融入进自然中去。
  春桃、夏杏、秋枫、冬梅,昆仑山四季的美,又怎是几句话可以说清。
崖居赏湖景
落日听虫鸣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在旧县乡浮粮店村,有这么一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带你回味久违的淳朴,记忆中的乡情。
  崖居部落-浮粮店特色民宿地处青龙山之上,西临八百里水泊东平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兼具山之绿意,水之灵气。
  春季赏花览水,夏季避暑划船,秋季采摘打渔,冬季篝火烧烤,穿梭在瓜藤花架下,老房子里散发出的旧时气息,勾起了无数来客的美好回忆。
  四季不同,景色亦无穷。从崖居民宿的窗口望去,橙红色的玫瑰花开灼灼,娇艳可人;葡萄树枝细藤长,在院落中投下一片沁人的清凉;偶有一枝碧桃伸出墙外,似是一个瞧热闹的小姑娘,带着一丝儿糯糯的羞恼。不论冬夏寒暑,浮粮店民宿的风情各异,无一不是前来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花朵初绽,更反衬出崖居墙面上岩石的沧桑,也许是见惯了岁月风霜吧,每一块堆砌的岩石都独具波澜不惊的气质。
  历史上,浮粮店村西紧临官路驿道,直南达北,实为九省通衢、两京枢纽的一个节点。曾经帆樯林立的景象,如今早已不复存在,而过往车马络绎的繁荣,却似乎犹能入梦而来。 
  夏风习习榴花艳,虫鸣阵阵新草青,光阴,就这样被村头的老人,编织进细密的柳条筐中,慢慢逝去。
参禅白佛山
悟道清心境

  列松如翠,积石如玉,人事纷扰中,坐落于在东平镇焦村北部的白佛山,独成一片净土。山上隋代开凿的大佛端庄威严,俯瞰着人世众生,熙熙攘攘。
  园区内遍栽古木,百年树龄的银杏郁郁葱葱。想必见多了人生八苦,这些古树也早就有了灵性。如今供养在佛前生长,无言之中,为参拜的信众送上一丝清凉,更多添了一分慈悲宽厚。
  草木欣欣,为得见隋代大佛真容,我们沿山路拾级而上。
  山顶清风送爽,令人心下一片宁静。石窟内大通智胜佛像结跏趺于莲座,螺纹肉髻,面相饱满安详,手施无畏与愿印,目光下垂,与立于佛前的我对视。刹那间,人世间的嗔痴怒怨在这慈悲的目光中一一消散。
  山下,九开间的大雄宝殿熠熠生辉,气势恢宏,似是佛光普照开来。三世佛立于殿中,十大弟子胁侍两侧,威严庄重。大殿地面以鎏金砖石铺造,每当匍匐于佛前参拜,地面上便会倒映出自己的容颜。内心的愿念无所遁形,似乎只是天地间一蜉蝣而已。
  行至观音说法像处,牌坊上“观自在”三字遒劲有力,引人注目。同行朋友出言询问:“观自在何意?”
  无他,五蕴皆空,便可度一切苦厄,自在于天地之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