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

A03版:壹读·聚焦

A04版:壹读

A05版:专题

A06版:壹读·关注

A07版:壹读·济南

A08版:学堂

A09版:生命

A10版:动向·国际

A11版:青未了·写作

A12版:文娱·影视

A13版:乐动·中超

A14版:乐动·大看台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看点

T01版:特刊

T02版:特刊

T03版:特刊

T04版:特刊

T05版:特刊

T06版:特刊

T07版:特刊

T08版:特刊

有的抄50余部书 有的为2000人理过发

居家养老,培养了不少个人爱好

齐鲁晚报     2020年10月26日
  71岁的张殿斗为社区里的老人义务上门理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在甸柳新村一户60多平米的楼房里,83岁的陈乐柏和老伴黄维莲过着安稳闲适的晚年生活。
  八年前,陈乐柏患上直肠癌,术后住院四个多月,出院后也没完全康复,老伴黄维莲此时突然患上青光眼,视力下降,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另一个也要照顾患病的家人,一时难以顾全。
  “社区看到我家的状况,帮我们请了一位护工来帮忙。”黄维莲说,护工每天上门“打卡”,帮助老两口照料家务,这项免费的上门服务一直持续到现在,从一开始的每天一小时增加到四小时。
  陈乐柏说,患病7年,如今身体逐渐康复,老伴视力虽然没完全恢复,也能偶尔做做饭,“我俩只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行了。”
  在居家养老过程中,许多老人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锻炼身体、好友聚会、看书读报,更有许多人培养了多个爱好。
  今年86岁的王泽民认为,老年生活是开启了另一种人生。从退休开始,他就坚持用毛笔抄写中国古典名著,30年时间抄写了50多部书,抄录1300万字,“退休前没时间做的事,退休后坚持了下来。” 
  71岁的张殿斗和61岁的李玉明退休后没停下脚步,将忙碌延续到帮助别人的生活中。
  “我没法出门,能来给我理个发吗?”接到电话后,张殿斗拿起理发工具包,就往对方家赶去。“有很多腿脚不便的老人没法下楼,咱又有这门手艺,自然有求必应。”张殿斗说,一年来,他和李玉明一起为2000人理过发,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理发师”。除了理发,张殿斗和李玉明还义务担负起所在社区的很多工作,“我们自发成立了一个老年协会,有50多名老年人组成,不管是打扫卫生还是帮助困难群体,只要社区和居民有需要,随叫随到。”
  “比起坐在家里养老,我们更喜欢这种养老方式,在晚年也能发光发热。”张殿斗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