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吴佩孚与《春秋》
2014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阿布(自由职业者)
  十二年前的腊月,我怀揣着年终奖到商店去买衣服,顺路来到了英雄山文化市场。在一个地摊上,发现一套线装善本书,深蓝色的布面硬纸套盒,满是灰尘。拿到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打开后,里面是一函四册,刻印精良,竟然平整如新,好像是从未翻阅过似的。再看书名,赫然题着“春秋正議證釋 吴佩孚署”。无知的我很惊奇,吴佩孚也能写书?我一下子就对这套书产生了浓厚兴趣,摊主的要价我已记不清楚了,只是记得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以360元成交。
  一晃十二年了,我很庆幸,当时毅然把衣服换成了书。
  好几个国庆、春节长假,都是由它陪我度过的。平日里,有时心里烦躁,把它拿出来,翻一翻,看几页,便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沉静与厚重,心境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释然了。
  吴佩孚是山东人,有“四不将军”(不敛财、不纳妾、不举外债、不进租界)之誉。他酷爱儒家之道,晚年,历时七八载,组织并亲自编撰了《春秋正义证释》这部解说阐释《春秋》的经传注合的白话文著作,并于1939年出版发行,而此时,他已经辞世。该书初版印刷五百部,很快售罄,又印一千五百部,我手头上的这一部,正是后印的。在书尾,附《刊印誌实》和《印书再誌》,详细记述了正值日伪统治时期,该书编辑出版工作之艰辛——纸价飞涨、成本增加。
  吴佩孚之所以倾力阐释《春秋》,可谓用心良苦。
  编修《春秋》,是孔子在有生之年最费心血的一项事业。他把自己的理念与抱负寄寓其中,对鲁国二百四十余年的史事,以礼来正名分、别善恶,“笔则笔,削则削”,“约其文辞而指博”。年迈的孔子希望借此把自己的思想昭示、流传给后人,他曾感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可以说,《春秋》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上下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历经风雨沧桑,而得以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我们民族的精神格局与品格特质能够与时俱进,历久弥坚。而这一切,需要每一个国人,无论是贤达雅士还是市井中人,都能够以敬畏祖先、泽被后人的精神,敢于担当,并身体力行。
  “失礼而求诸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有时候,不过就是一页书,一个微笑,一次礼让;有时候,不过就是说一声谢谢,搭一把援手,止一个欲念。
  只要能够一以贯之,那么,我们就无愧于礼仪之邦的称号,而我们的生活,便是鲜花盛开的日子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