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师赵象山,一条大枪三米八
曾传授八路军刀法,人称“鲁中卧龙”
2014年1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郭玉华、李悦友师兄弟表演五虎断门枪法,原枪长约3.85米,重达9斤。
  赵象山女儿、女婿与济南少林弹腿门徒弟徒孙合影(前排右二是赵象山女婿郭强,右三为其女赵静)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弹腿是北方拳派中最善于用腿的典型代表;
  弹腿是其他拳术的母拳,是武术家一生都不能丢的基本功;
  济南少林弹腿门拳师赵象山曾传授八路军刀法,人称“鲁中卧龙”。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刘飞跃
  
从“苦力强”到少林弹腿
  “是谁干的?我数三下,一、二……”斧头帮老大琛哥把打火机扔向满身汽油的母子时,一个年轻的身影闪出,顺手接住了即将落到这对母子身上的打火机。“是我做的。”他答道,怒视上百人的斧头帮众。随即黑云般的斧头帮众抡起斧头就向青年人咆哮而来,一场恶战开始了……
  这是2004年周星驰导演的《功夫》电影里的桥段,电影中这个年轻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被租客称为“苦力强”。正是“苦力强”的挺身而出,扭转了电影平铺直叙的节奏,把观众带入了眼花缭乱的功夫世界。
  他所施展的功夫以腿功见长,爆发力极强,套路清晰,动作简单,斧头帮百十人不得近身,而此时裁缝、“油炸鬼”也被“苦力强”的正义所感染,加入到保护城寨租客的大战中。
  三人在电影中分别施展了少林弹腿、五郎八卦棍和洪线铁拳,电影虽然对这三种功夫的招式展示得中规中矩,但是通过电脑特技,还是将三种功夫的杀伤力做了漫画式的夸张。
  而当三人暴露身份,不得不离开城寨时,三个落魄武林人士惺惺相惜,过招分别,“油炸鬼”赞誉“苦力强”施展的弹腿“攻守兼备,名不虚传”。扮演“苦力强”的释行宇是山东章丘人,他是河南嵩山少林寺弟子,并在少林寺修炼十多年。
  中国武术里一直有“南拳北腿”之称,“南拳”注重的是上盘的攻击力,而“北腿”更重视下肢的力量。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弹腿四只手,人鬼见了都发愁”,由此可见中国功夫中腿功的重要地位。
  虽然弹腿的地位很重要,但是武林中关于弹腿的起源却有争论。弹腿名称的来源历来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此功夫腿法快速屈伸,像弹弓一样,故称弹腿;第二种说法是此功夫起源于山东临清龙潭寺,创始人为五代后周昆仑大师,借用龙潭寺的潭字命名潭腿,又称临清潭腿、临西潭腿;第三种说法是,此功夫由河南谭氏人所创,故名谭腿。
  济南少林弹腿门传人郭玉华和其师兄李悦友介绍称,从起源看,应该是潭水的潭,而从招式上来说,应该是弹。“在武术界,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弹和潭。”
五虎断门枪和问手刀
  济南弹腿门传人郭玉华称,现在武术界练弹腿的人很多,有的称弹腿,有的称潭腿。套路有十路的,流传较广的如临清潭腿、教门弹腿等;有十二路的,如五子门的十二路弹腿,弹腿门的十二路弹腿等。
  “虽都叫弹腿或潭腿,但风格迥异。”郭玉华称,弹腿门的弹腿不仅仅是基本功,也是演变其他套路的母拳。燕青拳、黑虎拳、六架式等每种套路都有弹腿在其中,刀、枪、剑、棍等器械中也随处可见弹腿的影子,故而称为“弹腿门”。
  济南弹腿门的著名拳师就是郭玉华师兄弟的授业恩师赵象山。赵象山出生于燕山南麓、长城脚下,燕赵自古有习武之风,赵象山自十多岁练习武术,跟家乡武师学了很多套路。赵象山自以为练得很好,但到其入省立师范大学,遇到唐山老乡、滦县王官庄人王秀韻老师后,才知道原来所学的都是花拳绣腿。
  从此,赵象山摒弃了原先所学,专心致志地随王秀韻练习少林弹腿门功夫。该门的拳法套路主要有十二路弹腿、燕青拳、黑虎拳、六架式。器械主要有五虎断门枪、问手刀、八仙剑、盘龙梢子棍、夹枪棍等。“弹腿门的拳法舒展大方,优柔雄健,而器械更是优于拳法。”郭玉华称,五虎断门枪乃是王秀韻师爷的成名绝技,他自东北三省到江浙一带走镖,绿林强盗只要看到镖车的大枪,便无人敢动。
  武林兵器中有“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说法,郭玉华所说的师爷手中的五虎断门枪已难见真容。他说,此枪长约3.85米,重达9斤,师爷舞起来是虎虎生风,而现在的弟子尽管能拿起来,但是挥舞起来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声威。
  后来五虎断门枪传到赵象山手中,赵象山勤学苦练把大枪挥舞得出神入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济南的武术名家如陈济生、侯登山、李赞臣等经常与赵象山相聚,切磋武艺,无不对赵象山的枪法称赞有加,“鲁中卧龙”的称号不胫而走。
  除了五虎断门枪,弹腿门还有独门兵器——问手刀。“想战胜我,先问问我手中的刀。”郭玉华介绍此刀的由来,并称问手刀的风格与其他单刀不同,问手刀共一百单八刀,刀刀致命。
  《问手刀谱》记载,问手刀共有前中后十八路,前六路共有三十七式,中六路共有三十式,后六路共有四十一式,三路合计一百零八式。问手刀讲求姿势,但有姿势必有名堂、有名堂必有目的。
  自出式到收式任何一个动作绝无废招。所以,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武工队和游击队经常找赵象山学习武术技艺。因弹腿门套路较长,无长拳底子的人练不好,赵象山便将刀法中的精华抽出,单独编制了一套易学实战的“砍刀十势”,传授于抗战队伍以杀敌,效果显著。
崇武尚德 海纳百川
  赵象山崇尚武德,经常教导弟子不要争强好胜,斗勇伤人。在抗战时期,他传授八路军武工队员刀法,与武工队长切磋刀术时,只是用刀尖把对方衣袖削至褴褛,却丝毫不伤及皮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名家高手对垒只是点到为止,从不伤人。所以,赵象山在武术界有很好的口碑。不仅如此,赵象山对其他门派的拳法、器械从不小瞧。
  “他经常教育弟子,陈济生老师的游身八卦掌、梨花大枪如何好,侯登山老师的擒拿术怎样奇,李赞臣老师的九节鞭、八极拳不一般等等。”郭玉华称。赵象山也教导弟子不要有门户之见,遇到好的东西就要学。
  弟子李悦友从赵子诚老师处学了一套太乙玄门剑,演练给赵象山看,赵看后连声夸好;弟子王尧成从王再田老先生处学了日月凤凰圈、子母鸳鸯钺等几套奇门兵器后,赵象山也非常支持。
  郭玉华于1968年得知丁长安师傅精于太极拳,便想跟丁长安师傅学习。无奈丁师傅因客观原因不便授徒,又担心他所练的太极拳谱遗失,便悄悄地将夏式太极拳拳谱、练功心法等赠予郭玉华,嘱咐他妥善保存。郭玉华拿给师傅赵象山看,赵象山说,“难得瑰宝,难得瑰宝”,并叮嘱他一定要学到手。
  “可惜我第二年便应征入伍,等1978年丁师傅传我这套拳法时,赵老师已经去世多年,最终未能一睹这套世间罕见的拳法。”说着,郭玉华便从抽屉里拿出那套拳法,虽然拳谱很破旧,但他一直保留至今。
  赵象山心胸宽广,没有留几手的习惯。他自从传授济南第十五中学化学老师吴松桥起,以后又传授了济南实验中学体育老师张建,并接受张建的邀请到实验中学去教授武术课。此后,李悦友、张忠臣、黄祖邦、胡新民、孔繁慧、刘金队、王尧成、赵磊和郭玉华等拜赵师学艺。
  1958年,赵象山响应国家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号召,精心整理五虎断门枪大枪谱套路和一百单八问手刀详谱,以期能为军队保卫国防做出贡献。
宁肯失传 也不误传
  不同于太极拳、形意拳等这些名门大派,济南弹腿门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记者了解到,郭玉华师兄弟甚至没有固定的场地来教授弹腿,其办公室也是与其他门派的共用。郭玉华说,传统的东西大多保留在农村,在城市里找个练拳的地方都很难。
  在和平年代,好多人都面临就业、工作、生活压力,练拳的人本来就很少。“而且弹腿特别难练,光压腿就嫌疼,现在练弹腿的就更少了,因此练弹腿首先必须爱好这个。”郭玉华称。
  如今,学习弹腿的人越来越少,这让郭玉华师兄弟很是焦急,郭玉华说:“弹腿、五虎断门枪和问手刀传不下去,我就是历史罪人!但是,弹腿杀伤力巨大,问手刀更是刀刀致命,若找不到合适的传人,宁失传,不误传,练武之人武德最重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