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
风往哪吹就往哪改
2014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榕博
  我们从不否认时代在前进,但每次语文课本破旧立新,咋也跑得那么快?
  2014年,鲁迅的散文诗《风筝》没了;上海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中的八首古诗,为了减少八页纸的课业“负担”,也没了。
  课本丢下了大师,不知道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能留下些啥?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证实,该出版社修订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将歌曲《天路》以诗歌形式录入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暂时还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
  有一线教师提出质疑,语文规范教材中出现“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这句话中“它”的脸,是啥意思?
  也有支持者认为,看不懂不要紧,不管是啥意思,只要歌词基调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就可以收录。
  许多语文爱好者和家长不愿意了。有人说,这是今年教育部提供多达18种中小学语文课本惹的祸,出版社们“见风使舵”,不管新的旧的,历史旮旯的还是时下流行的,一拍脑门觉得还行,就往教材里填。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对此辩解说,社会上的关心可以理解,但以偏概全、印象化、情绪化,非理性争论不利于教材编写。
  那真正理性的语文教材编写又在哪里呢?
  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一句话总结,一部语文课本,面对中、高考时要改,面对行政命令时要改,教研人员为了在新版教材里做革新还要改,就是没人请一线的教师来改。
  这可是教育我们孩子的语文课本啊,怎么看着像墙头上一根孤独的狗尾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
  终于,对于古诗词被删,习大大说话了。教师节那天,他很严肃地告诉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很快,古诗词重新回到语文课本中,而且数量开始增加。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蒙不能蒙教育。许多家长和一线教师开始行动起来。
  2014年最醒目的民间语文浪潮,便是连同国学热一起“火”起来的民国语文教材热。
  江苏南京一位刘先生家中存有不少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课本上印有“国民学生尺牍”。其中一本,是教授如何写家书、假条、信件的范本,目录里非常细致地归类,诸如家书类、商务类、请托类、贺寿类……可以说,中华语言的工具性使用,翻看这一本小册子就可了解个大概。
  重庆市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志昆认为,民国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内容浅显,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教材涉及的学科多样,既培养国民的公民意识,还会在教材中教学生学习手工、家务等,“各种知识都有涉猎,教得很细。”
  而吸引当代人眼球的不只是民国教材的工具性,单是一本教材里收录的名人就很值得一看。
  民国时期,曾出现过像胡适、蔡元培、梁启超、朱自清、陶行知、周谷城等一批大师级语文教育家,而且其中很多人都参与过语文教材编写。
  一位教育人士坦言,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进行课程改革之际,有必要重读那些尘封之书,现在越变越没标准,反而是看着老派风格让人放心。
  一线教师也在变革。
  全国十佳校长吕丽丽告诉记者,现在老师已经可以灵活处理课程设置,可以整合与拓展阅读,一篇文章可以延伸出作家的五六篇文章。
  “课本里没有的,我们自己会拓展。”吕丽丽这样表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