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文林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通讯员 魏忠友 摄
本报通讯员 李英
2014年,郓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增长11.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0元,分别增长9.9%和12.2%;全社会用电量23.2亿千瓦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6.7亿元、新增43.2亿元,社会融资总量170亿元、新增32亿元。
2015年,郓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
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千方百计膨胀经济总量。
转变招商引资方式。确保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过亿元工业项目,全县引进和储备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5个以上,过亿元的20个以上。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郓城煤矿、鲁发化工、一鸣纺织等31个在建过亿元项目尽快投产达效;赵楼综合利用电厂二期、洪达化工干熄焦余热发电等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大唐郓城2×100万千瓦发电工程、中广核新能源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实现突破性进展,确保年内策划储备项目投资额300亿元以上。
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大力实施60强行业龙头培育工程。力争创山东省著名商标1件、山东名牌产品1个。新增“四上”企业70家以上,力争年内进入全市纳税百强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3年内至少新增利税过亿元企业1家、过5000万元的2家。
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推动能源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终端产品和产业链高端延伸;拿出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家开展系统专业培训;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年内引进社会中介服务机构15家以上;力争恒基集团、亿万车轮在“新三板”挂牌,龙泉淀粉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年内完成技改投入50亿元以上;新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家以上;确保天勤矿山科研孵化基地、黑龙江大学精细氟化工研究院建成运行;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
坚定不移加快新型城镇化
紧紧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为突破口,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精品城市,积极探索具有郓城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之上。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快改造老城区,完善提升东部城区,全面推进南部新区,带动开发西部商贸区,加速膨胀中心城区规模,确保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开工建设胜利街北段区块、西关区块、五道街区块、南关郁胡同区块、老化肥厂区块等开发片区;开通南二环、裕民路等8条城区道路,改造西门街等3条道路,规划建设5座跨河桥梁,力争年内拉开南部新区“三纵两横”道路框架;规划建设汽车新站、展览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三馆一场”对外开放。
着力抓好小城镇建设。以随官屯、黄安、丁里长、杨庄集四个重点镇为重要节点,鼓励乡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以业兴镇,镇园一体,全力打造独具魅力小城镇;年内每个乡镇新打造一个小城镇开发或新农村建设亮点,每个重点镇拉开不少于1平方公里的新区道路框架,新增小城镇开发面积80万平方米以上。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区新增保洁面积20万平方米,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新建农村社区小型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20座,确保24座乡镇和园区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力争圣元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竣工运营,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常态化。
完善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力争开工建设济董路东段升级改造工程和郓城煤矿铁路专用线,确保日兰高速随官屯收费站、郭屯煤矿专用线竣工通车。完成济董路西段道路绿化工程,抓好郓城新河航道及码头的立项报批。规划建设1座220千伏、3座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坚定不移发展现代农业
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方向,以镇域经济为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发展高效农业。抓好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0亿斤以上。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以上,新建特色种植面积3万亩、名优水产养殖6000亩、省级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处以上,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6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25家。年内培训新型农民1万人次以上。
壮大镇域经济。对黄安、唐庙等乡镇的木材加工,黄堆集、潘渡等乡镇的纺织,丁里长镇的酒类包装,黄集乡的钢球加工,因势利导,促其快速膨胀,尽快培植一批经济强镇,力争5年内50%的乡镇培植出1-2个特色产业。总结推广黄安镇于楼、侯咽集镇八里湾、程屯镇钱楼等村的经验,加快发展板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培植畜牧、果蔬、花卉、水产、油用牡丹和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尽快形成较为明显的带动效应。
把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引擎和就业的最大“容纳器”,搭建载体,加快发展,尽快补齐这一短板,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确保郓邑国际商贸城二期、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大卫茂购物中心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重点培植黄安镇木材、张营镇绿化苗木等区域性专业市场,规划建设丁里长酒类包装大市场,打造一批特色商贸小城镇。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完善水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力推进水浒好汉城三期景点建设。重点培育大杨集等黄河旅游特色村,配套建设黄河人家、农家乐等乡村旅游设施。
坚定不移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目标,坚决守护好郓城这片蓝天、碧水、净土。
抓好环境保护。确保3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确保两条出境河流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加快淘汰黄标车和燃煤锅炉,全面加强煤炭行业、建筑工地、拆迁现场、渣土运输、道路保洁等重点领域管理,抓好重点行业煤改气、油烟净化和工业异味治理,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蓝天白云和繁星闪烁。
推进节能降耗。实施6个重点节能项目,确保洪达化工等3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淘汰落后设备80台(套)以上,实现节能量8万吨标准煤。新增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城区住宅新型墙材使用率达到98%以上。
节约集约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0亩,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2000亩以上。
坚定不移深化各项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改革。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加快制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确保6月底前公布运行。
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化改革。研究制定户籍、投融资、土地、住房、社会保障等综合改革配套措施,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推进学校、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去行政化。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办学。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体系,实现从花钱“养人”到“养事”转变。
围绕规范财税管理深化改革。县政府部门“三公经费” 预决算全部向社会公开。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使用范围。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创新税收征管模式,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