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政协委员关注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势在必行
文/片本报记者程凌润
2015年02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司秀红是莱芜市政协委员,她今年与秦家东一起提交了题为《关于加强我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她说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262家,但是只有13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签订了合同,进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
  现状:
1262家医疗机构仅13家
集中处置医疗废物

  据介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262家,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8家(其中三级4家)、疾控机构3家、采供血机构1家,皮防所1家;民营医疗机构8家;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社区服务站25家、村卫生室960家,个体诊所230家。
  “目前全市只有13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废物处置机构签订了合同,其他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由于资金、布局分散等原因均未与签订集中处置医疗废物协议,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主要以焚烧或掩埋的方式自行处理。”司秀红介绍,莱芜市仅有一家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位于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圣井村北,年最高处置量1800吨,但是这家单位仍处于亏损状态。
问题:
医疗废物存在管理、
收集、处置不规范问题

  “部分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医疗废物交接台账不清楚或无台账、医疗废物分类不明确、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存、医疗废弃物未使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和针头、手术刀等未使用锐器盒等问题。”司秀红介绍,除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有医疗废弃物暂存场所并设置危险废弃物标识外,多数小型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建立规范的医疗废弃物暂存场所,医疗废物一般被简单收集,与生活垃圾混存或随意丢弃。
  司秀红在提案中指出,莱芜市尚未建立统一的医疗废物处置机制,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由于路途远、费用少,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对较远区域的医疗废物运送、处置的积极性不高。”司秀红介绍,莱芜唯一一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属于莱芜区域的最西南角,位置偏僻,而且多数乡镇卫生院和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认为收费标准过高。
  最终,这种情况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出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出不起钱、医疗废物处置机构不愿收集处置的囧境。
对策:
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
医疗废物处置运行机制

  记者注意到,司秀红与秦家东的提案建议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莱芜市实际,积极借鉴外地市的成熟经验,逐步建立实行适合莱芜市的基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新模式。
  “建议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相关制度,强化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标识、登记、运送、暂时贮存、交接、职业安全防护’等措施的落实,做到依法规范管理。”司秀红建议,对因经济成本造成的基层医疗废物处置困局,由各级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或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取一定费用,用以维持医疗废物集中暂存或处置的日常运转。
  值得注意的是,提案建议实行层级分工和集中处置,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基层医疗废物处置运行机制,根据莱芜市实际和外地经验,建议实行“村收集、镇暂存、专业单位安全处置”的模式。同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要加强环保、物价、卫生等部门协调,提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力;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负责人、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负责人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至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