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国如何讲述二战
2015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第三帝国的兴亡》 夏伊勒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2年1月出版
  《日本帝国的衰亡》 约翰·托兰 著 新星出版社 2008年5月出版
  《最长的一天》 瑞恩 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4年6月出版
     □孙海东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前不久,欧洲多个国家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我国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幕也已开启。本期“书坊周刊”特推出“阅读二战”专题,推荐一批与二战相关的历史、文学、纪实类书籍以及部分有影响的影视作品。
  如同著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所说,“二战”是一场全面的战争,它带给人剥夺感和恐惧感,深深切入了战后世界的精神图景里。70年后,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二战制造的心灵创伤并未完全愈合,今天我们再一次从书中检视这场战争,既是纪念,也是为了唤起对和平的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段血火纵横的历史可以说是永恒的,自战后以来,很多人都在不断回忆、描述、解析那一段历史。关于这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的书籍以及影音资料,早已汗牛充栋。目前来看,关于二战通史类的书籍,美、苏、英、中、德、日均有代表作,各国作者的视角和观点不尽相同,描述也各有侧重。
  假如关于二战的书籍只能读一本,那么我会选择李德·哈特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钮先钟译)。李德·哈特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与克劳塞维茨并称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上的现代战略大师。这部著作从编写到完成,历时22年之久,而李德·哈特则凭借其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历史资料以及当事人的访谈录,让此书成为了“无与伦比的军事史知识,一本迄今为止描写二战史最好的书”(《伦敦时报》评)。
  这本书是按照二战的进程编年叙述,共分两卷九篇四十章,以“战争是如何引起的”开篇,以“结论”结束来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整篇著作以独特的视角见解、流畅的文笔、富有节奏感的叙事方式,配以大量的地图对各交战国的战略、战争的进程进行了描述,可以使人们在阅读时能够身临其境,有较强的代入感,读者可以感受到鲜活的历史,而不是机械的、枯燥的专门描述战争。由于李德·哈特曾是一名军人,出于军人的职业道德,他对德、日、意轴心国将领的描述还算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并没有过分丑化。不过,此书也有一定局限性,毕竟它是一本由英国人写的二战战史,是从英国的立场出发,因此书中体现的北非战场比苏德战场还重要,并且书中也没有怎么提到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其他二战通史类书籍有苏联A·C·丘什克维奇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此书以苏联的视角切入,主要以苏德战场为主来描述二战;美国的米利特和默里所著《赢者之师》,从美国的视角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爆发直至结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军事科学院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着墨重点则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德国冯·蒂佩尔斯基希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则是德国视角的二战史权威著作。日本没有特别优秀的二战通史类书籍,值得一提的是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该书是以日本右翼的立场描述了太平洋战场,是一本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美化的资料汇总。
  如果想详细地了解二战中主要国家或者主要战场的相关资料,我建议读些关于二战的专史类书籍。想了解东线战场可以看邓肯·安德森等著的《东线战场》,该书翔实地记录了苏德之间的残酷战斗,并附有大量图片和地图;若要知晓美日在太平洋的海空厮杀,可以阅读安德鲁·威斯特等著的《血战太平洋》,该书也配有大量的图片,可以使读者了解到当时美日两国在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上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此外,还有邓肯·安德森的《第三帝国的灭亡》,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诺曼底登陆之后西欧战场的历次战役;阎京生所著《日本帝国海军兴亡史》,数据翔实精细,述说了日本海军由盛转衰,最终覆灭的过程。
  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通过阅读史书回顾战争,不仅仅是为了铭记那段惨痛的血火纵横的历史,更应该从中汲取教训,避免新的灾难。我们希望世界主要国家肩负起责任,以采取实际行动,来捍卫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共同为创造一个持久和平与繁荣的未来而努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