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条,百般滋味
2016年03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温涛
  
  人的口味貌似多变,其实未必,吃来吃去,你会发现,自己喜好的,可能也就那么几口。比如我对面条的热爱,基本就是这样。
  其实这样也会导向一个意外或者是有点矛盾的结果,就是嘴巴反而更刁钻。因为即使只吃面条,不同店家不同品类的面,吃上一口就能分出个上中下品——是不是用心,对不对口味,当下了然。于是你又进入另外一个循环:你反复去的面馆屈指可数;反复点的,也就是那几款面。
  拉面、油泼面、刀削面、手擀面,都是我喜欢的。
  以前,单位食堂有位做拉面的甘肃师傅,他个子不高,揉好的面在他手里拉扯几下,就变成了长长的均匀的面条,丢到沸腾的水中,一会儿就熟了。他的拉面很受欢迎,吃面的同事经常要排号。有一阵他离开,据说是出去开了家面馆,但后来又辗转回到食堂,再后来又不知所踪。有时候去食堂,我还挺怀念他的拉面。
  面馆去多了,有时会自然地跟店家闲聊几句,吃得多了,也就会变得熟悉,多聊一聊,也就有了故事。
  陕西老崔在济南多年,他开的秦镇米皮店,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其实在他店里,面才是主打,油泼面更是适合我的口味。老崔的店藏在深巷中,附近大学的学生来得比较多。有趣的是,店里墙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纸条,大多是来吃饭的年轻人写的,上面既有对面条味道的称赞,也有对学业、友情、爱情的祝愿,等餐的时候看上几条,也很醒神提胃口。
  老崔人随和,但不乏个性。门口告示板上写着“陕西油泼面,济南少见”,那真叫一个自信。老崔还有他的坚持,那就是油泼面不可以外带,只能在店里吃,他的理由也充分,油泼面只能趁热吃,带回去就粘到一起没那个纯正的口感和味道了。有意思的是,老崔还是晚报忠实的读者,有一次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看晚报有9年的时间了。晚报出万期特刊的时候,我特意给他送了一份,他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我还加了他的微信,春节他回了陕西老家,返程回济南的时候,他依依不舍,发了几张照片,抒发了一下乡愁。如今,他又开了一家新店,生意做得不错。
  另外一家面馆的老板是青海化隆人,我没问过他姓名,他店里的刀削面筋道,味道纯正。据说“化隆牛肉拉面”是在乾隆年间回族名厨马保友创造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算是历史悠久。店家说光是汤中就有几十味调料,清而不腻。店里收拾得干净,墙上没有花花绿绿的贴纸,却挂着多块银色的牌匾,有的是当地政府颁发的,以证明和彰显化隆拉面的名气和荣誉,其中有一块匾上写着“走出山门天地宽”,与墙上西北山水的背景相辉映,透着西北人的豪情,令人印象深刻。店家的儿子上小学,读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老板说,小饭桌没有单独的清真饭菜,所以他每天中午要去接送,孩子回面馆吃,他也放心。小朋友我见过一次,大口大口地吃着面条,长得挺壮实,有这样尽职的爸爸,也是他的福分。
  对于吃货,面是美味;对于店家,面则是谋生的手段。因为一碗面,大家彼此有了交集。面里有故事,面里有人生。写到这里的时候,就不由得想起日本人写的一碗阳春面的故事,那个围在一起吃着热面、不言放弃的一家人,还有那对细心真诚的面馆夫妇,读来总是令人感动不已,因为那里面有温度和温情在,有人生的滋味在。
  由此我也怀念起老妈做的手擀面:面粉是自家麦子磨的,没有任何添加,面条是手擀刀切的,算不上齐整,面汤浓浓的,大锅里煮出来,大盆子里盛着,热气腾腾,也不放什么调料,味道却最纯正,哪怕只是就着咸菜都好吃。回老家的时候,老妈总会想着变变花样做点好吃的,但我还是更喜欢这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手擀面,经常一吃好几碗。
  此刻,我正坐在喧闹的饭店中,面对着一碗香辣的重庆小面,突然感慨:外面的削面、拉面、小面做得再好,味道再浓烈,总归敌不过家中老妈牌的手擀面,它才是每个人心中最独特的那一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