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30多声“你好”,只有两人回应
公交司机:能得到一句回应,一整天心里都美滋滋的
2016年04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小蒙 张玉岩 实习生 张亚冉        
  市民李梅杰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注意到,面对司机师傅“你好”的问候,不少乘客直接无视不做回应。司机师傅称,回应一句“你好”感觉受到尊重,有人主动问候更是感动。

  面对司机问候
乘客很少回应

  3月29日,李梅杰乘坐119路公交车时发现,司机师傅会对每站第一位上车的乘客,问候一声“你好”,但少有人对问候作出回应。“我从高新区管委会上车,一直坐到终点站解放桥北,全程30多个站点,只有两个人回应了问候,其中一个还是我。”
  李梅杰注意到,有的乘客注意力集中在别的地方,有的则不习惯回应别人的问好。“我觉得公交司机问候乘客,既是工作标准的要求,也是对乘客的欢迎。咱们乘客只要是听见了,也应该礼貌回应才对。”李梅杰说,乘客的回应,是一种礼貌,更是对司机的尊重。
  4月5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山东新闻大厦上车,乘坐一辆开往济南大学的102路公交,来体验乘客对问候的回应。车辆途经银座商城、泉城广场、饮虎池、南辛庄等站点时,陆续有乘客上车,司机都对他们进行微笑问候。而第一位上车的乘客大都面色匆匆,面对司机的“你好”均没有回应。
  该车司机师傅于女士,工作已经三四年了。“一趟30站的路线最多时也只有四五个乘客回应。”于女士说,当天在燕子山小区,只有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回了句“你好”。
  记者随后在经七路西口,再次乘坐了一辆102路公交车,由于是第一位上车,司机马师傅脸带微笑道了声“你好”。在随后的8个站点皆有乘客上车,却无一人应答。记者注意到,有多名乘客明显是听到了,不过余光停留在司机身上不到两秒,便匆忙向里面走去。
  司机马师傅已经驾驶公交车26年了。她说,自从三年前公交公司要求问候开始,一天最多不超过10人会回应。
得到一句回应 
能开心一整天

  记者也就回应一事询问了一些乘客,不少人表示并没有注意到公交司机的问候。“司机说了吗?可能是我走得太急或者司机声音太小了,我没听到啊。”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说。
  杨女士是112路公交车驾驶员,已经工作七八年时间了。在回应她的乘客中,以小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大妈大爷为主。有的会点头微笑回应,有的也会回一句“你好”。“有时遇上一些比较熟的大妈,还会主动打招呼。”杨女士说,小学生还会加上叔叔阿姨的称谓,被人回应了心里美滋滋的。
  “有的乘客可能感觉我们问候‘你好’是规定,回不回应无所谓,但我是发自内心的问好。”杨女士说,尤其是早上第一班车的时候,她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如果得到了回应,感觉一天都特别高兴。“心里头舒坦,感觉受到了尊重。”
  马师傅也说,只要有人回应她就很高兴,可以开心一整天,工作都有劲儿!“曾经有一位老奶奶对我说了句‘你辛苦了’,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马师傅说。
  而杨女士坦言,如果得不到回应,难免会心情沮丧,感觉被无视。“有时是乘客好像还没睡醒,尤其是早晨。另外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可能假装没听到。”这都让杨女士感觉很“受伤”。没有回应的问候,司机说起“你好”也有气无力。司机师傅夏先生已经驾驶12年公交车了,从开始要求这项工作起,他都会问候第一位乘客,回应的乘客两只手可以数过来,有时自己也就省略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