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控躺井
纯梁高青管理区一季度检泵周期延长77天
2016年04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纯梁采油厂高青采油管理区高43平60井实施检泵冲砂作业,从作业动力搬上到完井开井,仅仅耗时3天。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管理区维护井次比去年同期减少4井次,检泵周期延长了77天,躺井率由前年的2.45%下降到1.75%,作业占产由去年的325吨减少到151.6吨,作业费用降低46万余元。
本报4月24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傅深洋 王蕊仙 魏东) 在高青采油管理区主任师张兴明看来,高43平60井高质高效施工源于一份未雨绸缪的躺井应急预案,“躺井原因提前已经有了预判,作业设计也在一个月前就完成了,这样一旦躺井就可以第一时间上措施。”
不仅如此,在这份躺井应急预案上,每口井的流程走向、电力设施、井场道路等现场情况一目了然,甚至连钻地锚的位置也画出了大体方位供施工方参考。“作业占产时间越短,对地下流场的影响就会越小,作业效果才能有保证。”张兴明说。
据了解,高青采油管理区油藏类型复杂,包括稠油、低渗、中高渗油藏。受砂、蜡、垢、油稠、偏磨影响,管理开发难度大,躺井数一直居高不下,最高峰时每月接近10口,不仅影响了原油生产,也加大了成本压力。
去年以来,这个管理区开展了全员“每天分析一口井”活动,从油藏、井筒、地面三方面入手建立“单井档案”,实施“一井两表三图”全生命周期管理。据了解,所谓“两表”分别是油藏参数表和作业历程表,包含了该井所在区块、含蜡量、凝固点等21项生产参数,以及该井历次作业时间、原因、作业描述及检泵周期等情况;“三图”就是测井图、井身轨迹图,历次作业照片图集。地质、工程、生产各部门分工负责、联合发力,把防范躺井问题关口前移的同时,实现了一井一策的“大数据分析”和“前瞻性管控”,避免了头痛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化治理。
“通过建立单井档案进行联合会诊治疗的一体化运行方式,打破了‘分科急诊’模式,不仅实现了单井源头数据整合、井史信息归档共享以及躺井原因的规律化把脉,而且在措施模式上实现了‘急诊’向‘会诊’的转变,使油井管理更精细,‘诊治’更及时。”张兴明说。
樊41井由于腐蚀结垢严重,一直采取3-5天一个周期的井口加药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管理区通过对储层性质的研究分析,大胆改变传统思路,将2吨阻垢剂一次性直接挤入地层,焖井24小时使药剂与地层岩石和水进行反应,形成中性水,成功解决了这口井的管杆腐蚀问题,使该井的平均检泵周期由120天延长到590天。
“一井一策控躺井,重点还是在一线班站,”张兴明介绍,以往油井出现问题,总是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查问题找原因,有时难免产生误判影响工作效率。为了提高班站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区结合单井档案,将各类问题及解决方法制作成单井课件下发到基层班站。这样一来,油井出现问题,一线员工就可以按照课件说明,采取碰泵、热洗、优化参数等措施,对症下药、提前介入延长免修期。
除此之外,管理区还依托信息化建设,推行“图示化”工作模式,对每项现场工作进行拍照记录上传,并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制作“小时制”量油变化曲线,实现了对油井生产的过程控制和全程监督,确保了油井管理的及时准确有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