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印象记
2016年04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文/黄体军
2016年4月15日晚,天桥艺术中心,粤语剧《南海十三郎》(以下简称《南》)如期上演。对我这么一个不懂粤语的人来说,如果不看字幕,无疑于像听天书,但在舞台上它给我的印象却是底气十足,自信满满。那么它底气和自信何来?它到底想表达什么?它到底想追求什么?
《南》剧堪称当代编剧的一堂培训课
南海十三郎本身是一粤剧名家,写出了大量不朽之作,令后辈编剧们仰慕,而以他的人生故事编出的这部戏剧,更应对编剧们有切身启发,甚至警醒。什么是好编剧?怎样成为一个好编剧?好编剧应该坚守什么?因为坚守又会牺牲什么?里面自有答案。南海十三郎身上最宝贵的是“真”。他爱国爱的“真”,爱情爱的“真”,看完整部剧情可以发现无论他顽劣、孤高,还是得意、失意、疯癫,自始至终他没说一句假话。正因如此,在剧中不时有当头棒喝的“警句”:譬如只想成名写不出好作品;收徒的条件是说真话;敢爱敢恨才敢写;我没疯,你们才疯了呢。试想,如果真让南海十三郎开一个编剧培训班,我们当代好多编剧,是不是经常会被他作乞丐用的打狗棍打得头破血流啊?
值得商榷的上下半场
个人觉得此剧在处理上下半场问题上对比太过分明。从舞台效果上看,上半场热烈,下半场冷戚;上半场紧凑,下半场拖沓。
从人生战场上看,南海十三郎上半场基本上得意,下半场基本上失意。但如果仅仅为了上下半场之间的对称而在剧情用时上采取对等,那么这种在电影、戏曲、音乐会中行得通的东西未必适合戏剧。因为戏剧是活的,现场的,互动的,即兴的,情绪化的,所以用上下半场,中场休息的方式,有时就会硬性打断剧情的紧凑、完美和现场观众的情绪链,好像一只碗为了对称,硬分成两瓣,但中间已经有了一道裂隙。所以如果按多幕剧处理,幕与幕之间正常落幕开幕,将整部剧尤其是下半场作更紧凑处理,进一步缩短时长,取消中场休息,是否更好?
总体印象
《南》剧的戏剧性元素异常丰富,这为一部好戏剧天然地提供了素材。其中主线是南海十三郎人生的起落,前半生和后半生的高低起伏对比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戏剧性。另外主人公自身性格与现实的冲突,以及父子之间,母子之间,与薛觉先之间,与Lily之间,与梅仙,与同代其他编剧之间的冲突,都富于戏剧性元素。
文本设计是一个编剧讲另一个编剧的故事,构思巧妙。
对方言剧的启发。好的戏剧犹如经典默片,可以无语。好的方言剧照样有一定市场和掌声。试想,如果这部剧改成普通话,观众在语言上不存在障碍了,但这样一来,它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东西也就随之丧失了。这对方言剧的保护和传承有借鉴意义。
《南》剧的底气和自信。剧本乃一剧之本,一部戏剧能否成功,第一步就要看剧本写得如何,这是第一关键。剧中主人公的人生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吸引人的绝佳的戏剧题材。另外谢君豪强大的气场也很给力。它是全场的魂,可以气冠全场,举手投足都是戏。还有他对影迷的号召力,很多是看了他的电影版《南》,又来看他的戏剧版《南》。
《南》剧的先锋性。离开当代性谈先锋性,乃无本之木。先锋性首先具有当代性的背景特征。当代是过往的总和,又指向未来。先锋一定是当代的,前卫的,非主流的,小众的,质疑的,边缘的。先锋一旦纳入主流,就不再是先锋。所以先锋不是一个标签,不是某个时代或某种人的特定标签,它更多是一种活的精神,它是流动的,革命的,批判的,每个时代都有的,每天都有的东西。但它往往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没有先锋,主流就会缺少活力,甚至会死水一潭。所以先锋和主流又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剧作为方言剧晋京也好,它对所有方言剧的启发也好,南海十三郎作为编剧的人生经历以戏剧方式在舞台上呈现也好,他对当代编剧的警示也好,等等,都具有先锋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