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重庆货运“渝飞班组”:
异乡的机坪上,我们热情依旧
2016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气温超过40℃的重庆,魏巍在机坪上挥汗如雨地装卸货物。
  班组成员集体照
     “渝飞班组”是山航货运部重庆销售单元一支七人队伍,平均年龄30岁。作为一个驻外工作班组,“渝飞班组”的重要职责是协调外委货站。由于重庆外委货站代理航班较多,现场装卸人员总是人手不足,遇到货多的航班往往捉襟见肘。每当这个时候,“渝飞班组”的成员们都会主动协助货站装卸货物,核对舱位、解货网、推盘、卸货、装货、码货、检查行李……小伙子们精湛娴熟地完成了每一个出港航班的保障任务,赢得外界赞誉的同时,这支团队也越发有了凝聚力。

  本报记者 杨万卿     

十年如一日
“腰伤算不得什么”

  作为货运部重庆销售单元的元老级员工,戴泽清来到这个岗位已经十年了。从而立之年到四十不惑,戴泽清熟悉重庆江北机场的每一个角落,也被每一个在机场工作的人熟知和尊敬。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戴哥”。
  十年始终未曾改变的,是戴泽清对重庆货运的热爱和激情。“我是重庆本地人,2006年进山航时,重庆这里只是个基地,也没有过夜飞机。那时候货运只有两个人,每天要亲自装货、亲自保障三四架飞机的货物。”戴泽清说。如今他已成为山航货运部重庆销售单元最年长的一名员工。
  今年4月的一个清晨,正值货运旺季,出港货量多,代理货站装卸人手严重不足。戴泽清一马当先,带着小伙子们冲到了最前线,从最早6点的航班,一直忙到接近9点,三个小时保障了8个航班,装卸货物总重量达到10吨,累得满身是汗。眼看可以休息一下了,在保障最后一个航班的时候,由于服装包比较重,单件就有80公斤,戴泽清一不小心用力过猛闪了腰。接下来的半个月,他只能带着腰伤一瘸一拐地走路,却坚持继续上早班,为此每天4点钟就要起床。大家都劝他多休息,请个假休养一下,他却说:“现在货运旺季,正是需要人的时候,等忙完了这段时间我再休息吧。”就这样,年过四十的戴泽清带着腰伤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山航的保障、收益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戴泽清始终觉得这是小事情,他告诉记者:“腰伤算不得什么,货运单元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职业病’,颈椎、肩椎、腰椎有点损伤都是正常的。”
拼命三郎
“高温、加班不叫事儿”

  在山航货运部重庆销售单元有三个小伙子,主要负责机坪的监装监卸工作。其中张健锋是重庆本地人,在货运单元已经呆了两年,魏巍和董均伟是由山航货运部从济南派驻到重庆工作的。三人里年龄最大的也不过25岁。他们年纪轻,经验少,但是对工作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一点都不少——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到机坪按照操作要求逐一检查、核对,一直到最后一个航班结束。不管是开启“烧烤模式”的夏天还是西南湿冷的冬天,他们始终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7月13日,SC8792航班延迟了三个半小时,直到深夜十二点半才落地,因为飞机后续还要执行航班,需要快速保障。作为当日值班员,张健锋在保障完其他出港航班后,坚持在机坪上等了三个小时。直到后续航班于1:20起飞后,他才回到宿舍休息。四个小时后,张健锋又回到机坪参与早航班保障,一直忙到上午9点才下班。这样的情况,在“渝飞班组”是家常便饭的事。据统计,七八月份,SC8792航班几乎整月都在晚上10点后落地,超过15天晚11点后落地。无论何时落地,都有“渝飞班组”成员在机坪坚守当日的最后一班岗,并且继续保障第二天早上的出港航班。“渝飞班组”用实际行动阐释了货运部的“铁军”精神,为重庆地区的航班正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全国“四大火炉城市”之一,重庆夏日气温炎热,8月份机坪气温最高达到了60℃。炽热的骄阳烘烤着人们身体和意志的同时,也考验着“渝飞班组”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从8月20日开始,SC4869(重庆-哈尔滨)航班连续10天每天出港货量都在4吨以上。这趟航班下午5:20起飞,货运需要在4:30开始货物装机,5:10之前保障完毕。面对紧张的保障任务,魏巍、董均伟、张健锋每天都要提前来到机坪,协调货站做好装机前准备,申请传送带,货物分舱,检查货物,亲自上阵协助货站员工装机。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SC4869航班顺利实现日均出港货物4吨以上,单班收入1万元以上。无畏酷暑严寒,平淡对待通宵、加班,“渝飞班组”三个小伙子始终任劳任怨地坚持在最前线。
七夕夜未眠
2小时搬运7吨鲜花

  货运部重庆销售单元还有两名从济南货运部来到重庆的老员工,其中刘飞是重庆销售单元的外场主任,主要负责安全保障工作及班组建设工作。他事无巨细,总能想在前面、做在前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殷方威主要负责市场销售、客户维护、运价等销售方面的工作,他思路清晰,沟通能力强,有想法、能落实。两人为了工作,已经计划将小家安在重庆。刘飞和殷方威在“幕后”的办公室工作之余,也会经常走到一线,和其他班组成员一起值班,协助货站搬运货物。
  今年8月9日是传统的七夕节。8月8日晚,昆明货运处通知晚上SC4720航班有3票(编者注:票为货物的计量单位,无关重量,不同票货物发往不同目的地)鲜花,需要衔接第二天早上的SC4793、SC4837航班。考虑到SC4793航班凌晨4:20就截载,中转鲜花需要在此之前清点出来。为此值班员殷方威决定提前上班时间。8月9日凌晨3:30,他准时来到货站。此时货站刚开门,负责清点中转货的货站人员还未上班,人也不多。殷方威主动替货站分拣人员清理中转货。由于前晚中转货到达票数和件数较多,同一托板上混装了不同目的站的鲜花,需要将每一票货物人工分拣到相同的货板上。鲜花的单件重量都在100公斤以上,体积较大,搬运起来十分费劲,为此殷方威主动协助货站搬运工清理、分拣中转货,前后用了30分钟才将每一票货物分拣清楚,确保了中转鲜花能够顺利地预配上航班。
  凌晨5点,殷方威又来到机坪SC4793航班飞机下,协调、协助装卸工,将鲜花一件一件地装入飞机。两个小时内,殷方威前后搬运了7吨货物。
一家七口
“班组是我们的家”

  郭怀洁是山航货运部重庆销售单元负责人,也是一个知心大姐,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对员工关怀备至,悉心照顾。尽管暂别亲人和孩子来到重庆,很少回家,但她从不喊累,始终积极乐观地带领大家完成货运部交付的各项任务。
  “因为班组大多数成员都是离家在外工作,一年中难得有几次回家的机会,所以班组成为我们在重庆共同的家。”郭怀洁曾经去很多地方驻外,但每次都是“孤军奋战”。这次到了重庆,没想到这群有朝气、有义气的小伙子影响了自己,“感觉不再孤独,有人照顾真好。”她感慨道。“渝飞班组”是一个严谨又充满温馨的集体,这种归属感把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好兄弟、好同事。
  5月的一天深夜,班组成员魏巍突然牙痛难忍,在床上不停翻身,无法入睡。同宿舍的董均伟见状立即起床带他去医院检查,全程陪同魏巍挂号、看病、拿药,一直折腾到凌晨4点多。刚把魏巍送回宿舍,就快到上早班的时间了,董均伟顶着劳累的身体坚持上完早班。看到魏巍生病后,张健锋主动请缨代替魏巍值班。班组其他成员纷纷前来探望,主动帮忙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大家的关怀下,魏巍很快就康复了,生龙活虎地出现在机坪保障一线。这样一件小事使成员更加感到了家的温馨,也促进了“渝飞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激发班组成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也为成员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渝飞班组”创造性地开展了“班组大讲堂”活动。每月第二个周一下午的班组例会后,每次由一名班组成员作为主讲人,自拟主题,自制课件,自定形式,通过大讲堂展示自己。自2016年5月份开展大讲堂活动以来,先后有4名成员走上讲台,既展示了个人风采,也向同事们传授了各项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