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的故事
2016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贺
  在很多人眼里,派出所每天面对的无非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平凡小事,实际上,很多事虽小,处理起来却一点不简单。今天讲的故事发生在八年前,虽然时间久远,却依然让我感触良多。
  2008年盛夏的一个早晨,济南市中公安分局二七派出所的民警正在开早会,突然接到群众的报警电话,一男青年刚刚从一居民楼的四楼跳下,生死不明。
“时间就是生命,救人要紧!”派出所所长郑兴霞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救助跳楼男青年。
  提起郑兴霞,在济南市公安局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她身材娇小,长相斯文,脸上架一副金丝眼镜,初次见她没有人会把她和派出所所长联系起来。雷厉风行,胆大心细,工作扎实认真,是大家对郑兴霞的评价,当年她带领的二七派出所各项工作名列前茅,在男警察众多的公安队伍里,真正是巾帼不让须眉。
  派出所教导员带几名民警已赶赴出事地点。郑兴霞联系了消防救援车和120急救车赶赴现场。此时,教导员打来电话请求帮助。原来,男青年是从四楼家中的阳台上跳下去的。二楼住户在阳台上安了一个雨搭,一楼的住户院内种的香椿树也长得很高,所以,男青年跳下去时,先被雨搭挡了一下,又被树枝挂了几下,然后才落到地上。他坠楼的地方是一狭小的围墙的缝隙内,别说汽车,就是一个人也要侧着身子才能过去,又是个死胡同,平时没有人进入。
  从楼上住户的阳台上可以看到男青年满脸血迹,蜷曲在地上,脸上表情痛苦,人还活着,但怎样进入现场是个难题。
  此时,消防救援车和120急救车也已赶到,只能停在楼外等候。郑兴霞也来到现场,她和大家商量后决定从一楼进入。她敲了敲一楼住户的门,没人应答,但轻轻一推,门竟然开了。大家没多想立即冲进去,屋内空无一人。
  “救人要紧,住户的工作我负责解释。”郑所长的话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男青年就在窗外呻吟,但一楼住户的窗子很小,打开一扇窗,还是抬不进人来,怎么办?
  “通知消防人员,马上锯窗!”在郑所长干脆利索又有条不紊的指挥下,男青年终于被从锯开的窗户里抬了出来。
  就在这时,一楼住户、七十多岁的王大妈买菜回到家中,忽然看见一个血肉模糊的人被人抬着从自己的卧室出来,吓得她大喊一声,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郑兴霞见此,示意大家赶快离开,她留下来给大妈解释。
  不多时,王大妈的儿子、女儿纷纷赶到家中,见母亲躺在床上直喊心脏难受,火气就大了。他们指着郑兴霞的鼻子破口大骂,难听的话铺天盖地。郑兴霞依然心平气和地给大妈的儿女解释发生的事情,并承诺将家里的窗子恢复原样、给大妈看病。经过耐心做工作,王大妈终于答应去医院检查。
  郑兴霞连忙从床上扶起老人,弯下腰给老人仔细地穿上鞋子。当她抬起头,忽然发现王大妈和她儿女的脸上浮现出异样的表情,他们被郑兴霞的举动震惊了。一位派出所女所长,为了救群众的性命,不惜挨骂,对老人像对自己母亲一样尊重和孝敬,这俯下身穿鞋的举动,让老人的家人不免心生感动与愧疚。
  在医院里,郑兴霞跑前跑后扶老人做检查、拿药。老人打上吊针已是下午。老人的儿女见母亲没什么大事,都陆续离开了,郑兴霞一人在床前陪护。吊瓶打到后半夜,郑兴霞真是困得不行了,前一天晚上搞案子她几乎一夜未眠,今天在医院陪护老人有点体力不支,虽然所里的同志们要来替她,考虑到老人和自己熟悉了,扶老人上厕所方便,她还是拒绝了同志们的好意。
  一阵睡意袭来,郑兴霞的头重重地撞在病床的床帮上,疼得她马上睁开了眼睛。
  “姑娘,谢谢你。你的好意大妈心领了,打完这瓶咱回家吧,我的病好了。”听到王大妈的一席话,这个在困难面前从未低过头的派出所女所长,突然鼻子酸酸的,眼里湿润润的。
  几日后,王大妈家的窗子修好了,大妈家的门厅里堆放的是派出所送来的营养品。王大妈换上一件漂亮的外衣来到派出所,她要感谢派出所郑所长对她的照顾,为儿女那天不冷静的言语致歉。
  在派出所,王大妈见到了手拿锦旗的获救男青年。男青年因为感情问题一时想不开跳楼,树枝割伤了大腿的动脉,生命危在旦夕,幸亏被及时送医院止血包扎,才使他捡回一条命,身体无大碍,只是脚部受了点小伤。
  当年,郑所长给我讲这个故事时,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场景我终生难忘。小伙子、王大妈、所里的民警,大家像一家人一样促膝而谈,其乐融融,这就是警民鱼水情的真实画面,也是我们警察最想看、最愿看的画面,受多少委屈也值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