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活下来”,更要“活得好”
金乡县人民医院康复科精准康复服务,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16年1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康复师正在辅助患者进行治疗。
     本报记者 李倩 康宇
通讯员 韩建 王大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再仅停留于生命的延续,而更注重生存的质量,因此人们对康复的需求日益迫切。经历3年的筹备和试行,日前,金乡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举行开诊仪式,形成了一支集科、教、研为一体的康复医疗团队,通过人性化的护理,全方位的服务,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如亲人般的体贴与尊重。
  康复成功自理
我不再是家人的负担了

  走进金乡县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康复大厅,仿佛走进了一个训练场。患者们脸上都挂着惊喜的笑容,在康复师的协助下,在不同的训练器械上各自做着训练。“抬手,握手,很好……”在康复科,气氛明显与其它科室不同,医生与患者的“互动感”很强,患者或坐或站,身边都有医护人员耐心地鼓励。这里的患者年龄不一,每个人都在努力地配合着医护人员的指导,哪怕是最基本的一个动作。
  在康复区的一块空地上,一位老人身体瘦弱,神情坚毅,正在特制的垫子上艰难“步行”,每前进一步,老人都要停顿几秒歇一歇,从远处看起来,他似乎不知道应该先动哪一只手,腿部微微颤抖着,似乎随时都要跌倒,但他依然坚持下来了。
  “我以前是一名司机,因为脑卒中就一直瘫痪在家,本来想着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没想到做了半年康复之后,虽然不能开车了,但是最起码能站起来了,生活自理没有问题,再也不用家里人寸步不离的照顾了。”见到记者来采访,李先生有些激动的说。几个月前,李闯病情已严重到大小便失禁的程度,在亲友的介绍下,来到了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经过各种综合诊治,目前生活已基本自理。
  “康复治疗区还包括针灸室、按摩室、中药熏蒸室等特色理疗区,可以康复治疗偏瘫、截瘫、周围神经损伤、骨折后功能障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及各种因缺血缺氧引起的组织损害。”康复科主任张西峰介绍,康复科就是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评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现在医院增加了病房,对于患者的康复将会更加的系统、全面。
树立正确健康意识
提供最专业的康复治疗

  “很多患者和家属对康复科有误解,认为康复科只是有钱人的‘专利’。”张西峰介绍说,实际上,康复科适用于每一位有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康复科医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因疾病卧床或者有其他功能障碍的患者恢复翻身、转移、起坐、站立以及行走功能,帮助存在认知、吞咽或言语障碍的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相关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享受生活,同时尽量减少对家人的依赖,减轻家庭负担。”
  此外,有不少患者或家属认为自己在家锻炼也能达到目的,对此,张西峰提醒,盲目训练有不少害处。盲目地增强肌力会强化不正常运动模式,违背生理正常秩序,扰乱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转,逐步带来很多意外的疾病。“我们看到很多脑梗后遗症患者,上肢呈‘挎篮状’,下肢呈‘划圈’、‘踮步’的偏瘫步态,就是没有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给患者和家属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与刚刚成立康复科那会儿相比,现在人们对于康复科的认知已经提升了一大步。”张西峰笑着说,相信通过更多康复专家的共同努力,从技术上和宣传上让更多患者了解康复的重要性,进而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服务和健康。
  “关爱患者就是关爱自己,善待患者就是善待亲人。”张西峰说,是患者的需要成就了康复科的蜕变,医院人性化的护理,全方位的服务,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能够感受到如亲人般的体贴与尊重。
  从金乡县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发展嬗变中不难看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服务百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将医疗服务做精做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高了病人的认同感与满意度,得到了病人和百姓的广泛认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