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恋城市好工作,回乡创业惠乡亲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90后小伙毕业回村创业养大雁
2016年1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2月26日讯(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赵桂平) 大学毕业后,青海省土族小伙熊生昌和两位同学不留恋城市好工作,携手返乡办起云中雁生态养殖基地,如今养殖场红红火火带动了不少人就业。
  每天一大早,熊生昌就和同学一起,在家乡的昝扎水库库区喂食放养心爱的雁宝宝,他们在这里放飞大雁。迎着朝阳,800多只大雁悠闲地迈着步子在水库边的草地林间觅食,成群结队的大雁或欢快地在水面追逐嬉戏,或兴奋地振翅欲飞,仰天长鸣,有的安逸地在草坪上偎依相伴,相亲相恋。昝扎村依山傍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可爱的大雁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游人们近距离与大雁亲密接触,拍照留念,兴奋之余也像雁儿们一样漫步起舞,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24岁的熊生昌2015年从山东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后,在大雁养殖基地经过一年的学习,掌握了大雁养殖技术,随后回乡创业,依托家乡美丽的生态环境,他和山东、云南籍的两名大学同学共同筹资2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互助县云中雁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营大雁、水产养殖,以大雁为特色品牌,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推出大雁生态养殖旅游观光项目。目前养殖斑头雁、灰雁共800多只。
  据熊生昌介绍,大雁又称灰雁,属鸭科,是天鹅的一个种类,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繁殖力强、抗病能力强、体型大等特点,其肉质鲜美,具有很好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人工养殖大雁市场前景看好,不仅能观赏而且可食用,成为绿色生态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我从上大学以来,一直坚信着要自己创业,自己干一番事业。”熊生昌说,在校期间,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脚踏社会,去摆地摊,组织学生干外卖,带领团队承包学校快递。在寒假期间带着身边邻居,童年伙伴到工地干水电安装。毕业之后被学校推荐为优秀毕业生,分配到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工资待遇非常好,但熊生昌坚信着创业目标。
  “我从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去过山东的天鹅湖,我去了天鹅湖之后看到了那边的禽类,真的很漂亮,游客来了之后给他们喂养饲料,他们在水上面还能自由地飞,当时我的心一下就被触动了,我就想起了我的家乡,就是今天这一片水库,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商机,我心里一直深藏着这个想法,我想发展养殖业。”熊生昌说。在乡政府及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熊生昌顺利承包下了村里这片水库,成立了“云中雁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承包了之后。当时我拉回来了七百只小苗子,因为小雁苗刚开始必须在炕上才能生存,所以我盘了火炕,农家火炕温度不够,但条件有限,弄不了地暖,我们农村的火炕是唯一的办法。随即家里开始拉草,盘火炕,给大雁小苗子盖木盆,就是这么开始的。”熊生昌说。
  万事开头难,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他住在养殖棚里潜心研究,吃睡都在养殖棚。面对一系列问题困扰,他整夜整夜失眠。一个个考验,一道道难关,他知难而进,全力以赴。
  “今年青海省贫困村致富带头人青年领头雁创业培训班,这是我一直想感谢的事情,因为没有这次学习班的话,不可能让我的眼前一亮,通过学习这些专家讲解的理论再实地去郑州电子创业园考察,看到那些创业者,他们做得特别好,特别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去外面观摩学习之后感觉受益匪浅。”熊生昌告诉记者。 
  面对未来,熊生昌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后我们想把生态养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雁的养殖规模,建立餐饮、垂钓设施,发展大雁生态养殖观光旅游业,带动村里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