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成长中收获快乐
昌邑潍水学校127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侧记
2016年1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词。如何在课堂内外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德育为先,要育德、育智、育人,才会让学生对真、善、美有根本的理解。”昌邑潍水学校于海港校长希望学校把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的人才,育德引领育智,良好的品德是核心素养的基石。“德育、智育和体育,是提升知识技能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在践行这一教育思想过程中,昌邑潍水学校构建了“127工程”,将各种社团活动成了学生们的必修课,让这所年轻的学校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全校中小学生全部参加其中。一所学校只有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兴趣特长,才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具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知识,通过社团而得以印证;能力,通过社团而得以加强;个性,通过社团而得以张扬;创造力,通过社团而得以丰盈。
搭建多角度平台
让学生自由发展兴趣

  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就是学校的社团活动课了,教学楼里响起欢快的脚步声,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社团。
  走在校园里,记者能听到合唱声和琵琶弹唱声此起彼伏。走进小学部的教室,你会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或利用生活资源快乐识字,或一起诵读经典诗文;你会看到书法组的同学挥毫泼墨,美术组的同学用画笔绘制自己的梦想……操场上,踢足球的身影奔来跑去,活力四射。还有文学类“国学启智”社团,包罗了每个学科启智养正社团,心理、信息技术、十字绣、智慧魔方等也成为该校的社团课程。走进心理教室,学生们则在轻松的游戏中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
  “少数盆景固然好看,但满园春色才是最好的,这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的要求。”昌邑潍水学校校长于海港介绍,学校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助其成长、成才。“127课程”是昌邑潍水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由专业教师辅导,旨在激发孩子的多元潜能,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潍水学校“127工程”框架为1个核心:核心素养;2大载体:特色课程和特色课堂;7大板块:陶冶情操的艺术板块、强健体魄的体育板块、创新思维的科技板块、提升能力的时间板块、阳光心态的心理健康教育板块、养正毓德的国学板块、综合育人的学科板块。基于“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多元成长”的目的,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能力,挖掘孩子的潜力,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小社团大舞台
拓展育才新空间

  体育场上,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矫健的成员们在操场上奋力前进。足球社团在秋季昌邑市足球联赛中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的可喜成绩。前锋董学键告诉记者,之前很喜欢足球,但苦于没有教练没有地方训练,来了潍水学校不但圆了自己的足球梦,师从专业的教练李英群,还圆了得奖梦! 
  “四年级转学来了潍水学校,最喜欢的就是社团活动,原来对二胡一无所知,到现在自己可以拉简单的曲子了!”六年级四班的徐佳琳惊喜得说。“爸爸妈妈说来这上学,来对了。” 
  “孩子们从对音乐、器乐、舞蹈知识一无所知,到热爱上这门艺术;从不敢上台,到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全区甚至全市的比赛和表演,并取得好成绩,这对她们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学生工作部主任尹庆华介绍,之前,也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成绩,不过,家长和老师发现在社团活动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也被点燃了。学校各类社团所需要的乐器、体育器材、航模等均为学校出资购买,今年配齐配套各项设施花费了千万元。  
  社团发展不仅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也让参与社团教学的教师们不断提升。“教师身上有什么特长、潜能,我们就可以在征集学生的意愿基础上开发这样的兴趣社团,让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有更多彩的舞台展示。”于海港校长提到,“127工程”要求学生们有什么样的兴趣需求,即使是学校暂时不具备相应资源,学校也会通过外请教练或外派教师学习的方式尽量教授学生们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成材需求的同时,为教师的自我提升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机会。
用“养正”课堂优势
修德育智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为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了条件。学校副校长黄玉清介绍,“学校社团是为学生美好人生打基础而进行的大胆尝试,是要孩子一生受益,希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有益尝试让孩子畅想德育。”  潍水学校社团活动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学生自发组建各级各类社团162个,其中现在有12个社团成为校级以上有影响力的精品社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手球社团,这个刚刚组建三年的体育社团,今年7月份参加了潍坊市手球比赛荣获少年组冠军,8月份参加在江苏举行的全国中学生手球比赛,经过十天的艰苦奋战,在169支代表队3000多名参赛队员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四名荣获一等奖。
  根茎之壮则因为肥沃的土壤:《营养早餐》在央视少儿频道《看我72变》栏目播出;机器人社团2个项目代表潍坊市参加山东省大赛,4个项目代表昌邑参加潍坊决赛,4人获一等奖、2人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9人分获昌邑市一、二、三等奖;体育社团在昌邑市中小学运动会,总成绩名列前茅;艺术社团在全市组织的展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各级组织的电视展演、演讲比赛等项目比赛中1000多人次获奖。
  刘文胜副校长指出,学生社团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自主探究、自我完善、发展了学生特长,有效培养了学生组织策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特别是促进了学生领袖意识和领袖才能的萌发,成为了学生增长才干的练兵沙场。 
  在127工程中,昌邑潍水学校的奇迹不断生长出来,从星星点点,到春色满园。社团成为了校园文化的特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新课堂,包罗万象的学生社团形成了宽泛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开展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昌邑潍水学校真正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课程系列,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正以崭新的姿态和科学的思维,踏着坚定的步伐,昂首迈向全市一流精品化学校!
  本报记者 秦国玲 通讯员 黄玉清
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个个有模有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