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谷小学让农村孩子免费学习特长
2016年1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邹俊美
  铜谷小学始建于2014年9月,学生全部来自于祥光铜业工业园及周围村庄,农村留守儿童多。2014年10月份,学校开始建立学生社团,由最初的5个社团发展到今天的45个社团;由开始的5位音体美社团教师发展到全校老师人人学特长,人人教社团。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大力整合国家课程及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教师才能,尊重学生兴趣,目前已形成拓展型、探究型的“课程超市”的架构网络。
  数学老师石海英在教孩子们快板。
  挖掘教师潜力
数学老师也能教快板

  校长杨希玲介绍,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多,有智慧有活力的实际情况,深挖教师潜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大对教师课程开发力度和课程开发能力培养,20余次聘请相关专家到校进行课程专业指导,引导教师进行课程开发与专题研究,不断丰富学校“课程超市”的内容与质量。
  目前,各学科均涌现出一批能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教材改革上,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智慧型教师。在这批优秀教师的带领下,教师们对课程校本化有了进一步理解,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教师都争着做社团教师,杨希玲说,快板社团的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
  记者见到了这名教快板的数学老师石海英。她说,刚接到快板社团时,就像接了一块烫手山芋,因为自己不会快板,为了教好学生,她对着网上视频练,在枕下放了一副快板,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练快板,练的手臂疼的抬不起来。怕自学不专业教坏孩子,她还专门找到阳谷快板大师学习,大师对她的技术做出很高评价,说她已经达到专业水平。
  石海英说,学校开展社团活动,不仅让孩子学特长,也给老师带来了学习特长的动力,学会快板以后,不少地方邀请她去表演。这也成了让她感到自豪的事。
  在铜谷小学,还有很多像石海英一样的老师。   
建章立制
让学生按兴趣选择学习

  为了推动社团活动有序发展,铜谷小学给每个社团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章程和考核方案,建立学校课程考核小组,次次有记录,回回有反馈,堂堂有评价。
  目前正在探索学分制的课程管理(结合小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评价方法。
  为了规范社团活动的开展,2016年初,铜谷小学把45个社团统筹为九大类,即手工类、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科技类、实践技能类、社会人文类、益智类等九大类。比如:美术类,分成花猫艺社、画之窗、丹青墨语、翰墨书苑等6个社团;音乐类,又分成空山鸟语、风雅陶笛、丝竹之韵、手指芭蕾、擂音社、若兮筝社、夸夸其谈等11个社团。每个社团设置的这些既有趣又艺术性的名字,都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构思的。
  杨希玲说,学生每学年开学,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信息或菜单,在“课程超市”中自主选择课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教师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指导与帮助。学习两年后,可以选择新的特长学习。
融会贯通
让每位同学都有特长

  社团活动紧紧围绕三维目标,以教与学为切入口,既传承行之有效的各种教育教学模式,又创设以创新为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意识。每个社团课程不但遵循学生学习兴趣及规律,还注重把经典文化融汇在手工制作中,如:沙画社团,在画山水画前,让学生收集关于赞美祖国山河的诗词,课堂上先交流,再作画,这样不但学到了绘画技能,还学到了文化知识,培养了丰富的情感。
  杨希玲说,经过两年多努力和探索,学校社团课程建设不仅拓展了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更是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顽强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精神与处人做事能力。很多社团的学生参加省市县的文体活动均取得可喜成绩。
  社团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习生活丰富而充满生机,学生不仅在特长上得到培养,在品格、意志等综合素养上都得到全面提升,一个充满自信、拼搏和快乐的学生团队正在形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