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赴泰品尝美食
2017年06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除了方便面之外,在很多泰国菜中,都可以找到辣椒的身影。
  以早饭为例,在很多泰国餐馆中,白米饭的配料是鲜辣椒过油处理后的咸菜,煎一个鸡蛋,厨师也会问你,需不需要放辣椒。甚至一些泰国人在吃水果切块时都会沾上一点辣椒酱,让味道更鲜美一些。而对于午餐、晚餐这类正餐来讲,辣椒更是必不可少,不论是海滩海鲜派对,还是传统泰餐馆或者街边小吃,即便是海鲜汤这类鲜美的食材,也要配些酸辣才对泰国人民的口味。
  在泰国旅游圣地芭提亚海滩边的一处华裔酒店中,老板为记者展示了两道拿手菜——烤肉排和过江鱼。对于一般西餐馆来讲,烤牛排需要配黑胡椒或者盐粒这类调味品,而在这家地道的泰餐馆里,烤肉排则是蘸着辣椒酱,细细品尝;而对于过江鱼来讲,则和川菜中的酸菜鱼味道相仿,不过更加酸爽够味,辣劲也十足了些,让人回味无穷。
  在泰国六天的行程中,基本每餐都会有虾仁汤、烤海鱼、蒸螃蟹这类海鲜,只不过在做法上更偏向于中泰合璧,将海鲜和川菜相融合,在湿热的泰国环境中利用更多的酸辣口味来祛湿保健。

餐餐都有辣椒,泰国菜重酸辣爱海鲜
  一部《泰囧》,曾让泰国游红极一时,事隔多年后,泰国游已发展成山东人民东南亚游玩的首选之地,据旅游部门推算,2017年山东游客赴泰国旅游的总量将会达到1200万人次。
  曼谷、芭提亚、清迈、沙美岛,泰国有许许多多的旅游度假胜地,吸引着中国游客前来,而泰国服务行业宛如对待上帝一般的服务,则更是让很多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应泰国驻华大使馆邀请,6月2日-6月7日,齐鲁晚报美食工作室特派记者姜宁远赴泰国,品鉴当地特色美食,寻找异国他乡的饕餮美味。东南亚一定是世界上饮食最健康的地区之一,由于常年炎热,食材不易保存,因此你吃到的一定是最新鲜的。从简单版的麻辣方便面到可上宴席的大虾粉丝汤,还有饭后不可或缺的茶饮,色味俱佳的泰国美食中蕴藏着不少中国元素。而包括文字、科技、习俗在内的中国文化,更是根深于这个古老佛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生出了许许多多的华夏文明认同感。

  □ 本报记者 姜宁
  3日上午,泰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副总领事万贺怡来到正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亚洲世界食品展,在H1场馆内,她随手拿了一盒本地生产的茶叶告诉记者,从茶叶上就能看到中泰两国的饮食渊源。“茶种最早来自中国,流传到泰国后,不仅种植工艺上加以变化,在具体引用上也不同。”万贺怡说,中国茶分为乌龙茶、龙井茶、红茶等是按照品种分类,而在泰茶中,则是使用不同的烹饪技法来调制不同的口感。
  “但本源相通,茶种都是一样的。”摊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在另外一个展位上,三名泰国厨师正在邀请参观者品尝泰国著名美食大虾粉丝汤,这样原料简单,无任何添加的地方特色菜主料是泰国的大虾和上海的米粉。这种解放前曾风靡于黄浦江边的上海小吃,如今流传至泰国后,和本地美食相结合,增加了泰国美食的种类,也使得上海米粉在吃法上得到了新的延伸。
  近代以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食材也在泰国美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在一些配料上大量选用了来自于中国的产品,而且中餐也是泰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早餐吃西餐,午餐和晚餐则会吃一些中餐,特别是中国的粤菜和川菜。”一位本地参展商告诉记者,即便是一些泰国版的麻辣方便面,不少辣椒也是采购自中国内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