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着一股轴劲,济宁这8名听障学生圆了大学梦
最后一课,他们“听”得很认真
2017年06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同学们即将各奔东西,在道别的座谈会上,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本报记者 马辉 摄
  8位学生与校长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马辉 摄
     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高三年级的8名学生,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用手语与老师交流。常人觉得简单,对他们而言却很难。然而,拼着一股轴劲,他们相继通过了高校单招考试,圆了大学梦。其中4名听障学生考上了本科。在高考的第二天,这8名考入大学的特殊学生拍了一张珍贵的毕业照,而三个月后,他们将开启人生新篇章。

  本报见习记者 孙璇
  
最后一堂课,
留下珍贵毕业照

  “三年来,你们把我当成妈妈,我们亦师亦友。孩子们对我的承诺做到了,我们心有灵犀。有的是当地第一位大学生,为父母争光,为家乡扬眉吐气......三个月后,你们的人生将掀开新的一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绽放人生光彩,相信你们,祝福你们。”在为8名听障毕业生准备的毕业典礼上,校长李霞给孩子们上了最后一堂课,8名毕业生“听”地格外认真,他们眼神坚毅,又渐渐红了眼眶。
  在今年3月的春季高考中,8名听障学生都考上了理想的院校,居宇龙被西安美术学院本科专业录取,闫明辉被郑州师范学院本科专业录取,王天宇、唐长瑞被长春大学本科录取,孙雪琴、刘双双、刘清华、赵旭4名同学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专科录取。
  在8名身着清一色校服的听障学生中,如果你不了解,很容易将王天宇错认成一个男孩子,齐耳的短发活脱脱的一个假小子,实际上,一年前,这个爱美的小姑娘也是长发飘飘。当记者问起她是否心疼时,她使劲的点头,但她仍削发明志,只为梦想成为一名美术老师。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恩老师,感恩父母。上大学后,我会努力!我会加油!”考入长春大学的王天宇用手语和模糊的语音向老师表达三年来的感恩,校长李霞与毕业生一一拥抱送别,为毕业生们加油鼓劲,在最后一堂课上,这8名考入大学的特殊学生还拍了一张珍贵的毕业照。
为大学梦想,
他孤身南下打工

  画画是居宇龙的梦想,他觉得画画能让他遇到最美的自己,一直画下去就很幸福。西安美术学院是八大美院之一,也是居宇龙的唯一的目标学校。他破釜沉舟。“他只报了这个学校,如果考不上,就不考了。”语文老师杨文静说,西安美院一直以来报考人数不多,高要求的专业课成绩和高学费让很多听障学生望而却步。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有天赋的孩子,但他仍不敢大意,平常下课时,他在画室一呆就到十点,周末还要去市区的培训学校学习。奔赴考场的列车上,他也不敢闲着,抓紧时间看点专业书,累到睡着。
  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以全国第九的成绩被西安美院录取,9月份,他就要开始大学生活了。“在考试时,他是院长唯一竖起大拇指的学生。”李霞对居宇龙也竖立了大拇指。
  “居宇龙一家只有他一人患有耳疾,但他从没抱怨过。”杨文静说,这孩子想考上理想大学,有能力了,让家人幸福。居宇龙家境贫寒,一家人的收入来源只靠在电厂工作的父亲。高昂的学费对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可谓雪上加霜,小小年纪的居宇龙想为父母减轻压力。
  经学长的介绍,他孤身一人登上南下的列车,去南京打工,从事手机维修。他的心里有一笔账单:1个月2000元,5个月10000元,9月份开学时,他就能攒够大学的学费了。工作制是8小时,为了多赚点钱,他工作到10点。“加班费是平常工资的1.5倍。”杨文静翻译。
  陌生的环境,无声的世界,这些都不能让他退缩。南京天气多变,让居宇龙患上了重感冒,连日来的输液,让父母心疼无比,催促他回家。然而,回到济宁的居宇龙也没消停,当起了洗车工,工资不高,但多赚一分钱就能减轻父母的一点压力,这次他是专门回母校拍毕业照的。
  “兄弟就像冬天的棉衣,在你最需要的温暖时给你温暖,需要帮助时在你身边不离不弃。”居宇龙这样定义“友谊”,分别在即,他舍不得三年来共同奋战的兄弟姐妹,他的理发手艺还没来得及“传承”下去。“居宇龙平常在学校里义务给同学剪发,刚开始是只是平头,后来还研究了新发型。他毕业了,也不知道还有谁能给学生们剪发。”杨文静说。
  他们憧憬着未来,在最后告别的日子里,他们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热火朝天的“聊着”大学后的生活,居宇龙要成为“学霸”,王天宇要继续学习软笔书法...... 3个月后,这8名听障学生就要奔向不同的城市,过不一样的人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