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制准考证朋友圈走俏
互动性强受关注,情感共鸣是主因
2017年06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团结协作
  本报济宁6月8日讯(见习记者 孙璇)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一款个性化十足的高考准考证仍然在朋友圈中流行。只需要上传或拍摄一张头像,写上名字,简单几步就可以生成一张私人定制的准考证,私人定制的准考证一时之间刷爆了朋友圈。
  80后的小张看到朋友圈里有朋友制作的准考证,觉得非常有趣,分别制作了一张2008年的全国高考准考证和1977年的准考证。2008年的准考证纸张泛白,而1977年的准考证则年代味十足。
  “我是2008年参加高考的,就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一声要坚持。最后因为自己没有坚持下去而与理想学校失之交臂,虽然过去很多年,但自己的高考留有遗憾。”小张表示,如果能回到过去,他要告诉自己要坚持。之所以制作一张1977年的准考证,主要是因为今年正好是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纯粹是为了尝试。虽然和自己的容貌并无相似之处,但他并不介意。“就是图个乐子,看到朋友圈有人晒准考证,自己也尝试下。”小张表示。
  4日,齐鲁晚报记者按照软件提示制作了一张1977年的准考证,长按二维码,随着离高考岁月日历的倒计时,伴随着咔咔的打印机的声音,就可以点击制作自己的准考证。选择考生年份,确定后,上传正面照,选择性别,填写考生姓名和寄语,就打印出一张1977年的准考证。泛黄的纸张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一张准考证从制作到生成不足一分钟。
  一款私人定制的准考证需要上传照片和输入姓名,其个人信息是否会被商家搜集及存储,又是否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不少市民提出自己的质疑。据了解,该准考证的活动主办方是一知名国际连锁餐饮品牌,在准考证的下方,活动方还标注:用户上传的照片及姓名仅为制作本人准考证所用,活动主办方不搜集及存储用户个人信息,上传个人信息有风险,填写需谨慎。
  一款准考证生成软件为何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在朋友圈刮起了一阵风潮?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老师刘艳分析,新媒体平台的热点传播主要凭借时机、议题及互动点来引发社会关注。个性化准考证的私人定制在朋友圈的热度正是抓住了以上三要素的传播要旨,激起各年龄阶层的广泛参与。活动的发动选择高考来临之际,现实的高考氛围与虚拟的考试证明结合。已经有过高考经历的人们在参与中回溯已经逝去的岁月;正在高考的学子在参与中舒缓自己的压力;还未踏入高考历程的在互动中提前预演。如此说来,其在各年龄段的受关注与欢迎现状也不难理解。
  为创造企业栓心留人的的工作环境,连日来,济宁金源煤矿对新上岗人员进行综合项目拓展培训,不仅锻炼了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敬业爱岗情操。
  本报通讯员 徐帅 周鹏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