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忆高考,怀念那段闪耀着梦想的日子
“40年前的准考证,我一直珍藏着”
2017年06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日是高考的最后一天,又一批年轻人即将告别青涩的岁月,开启崭新的旅程。高考是一种经历,总能勾起我们对过去的回望和感叹,齐鲁晚报记者采访了多名高考“过来人”,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重温那些闪耀着梦想的日子。

本报记者 樊舒瑜

时间:上世纪60年代初
只是多了一种选择
能否考上大学不重要

  “现在的高考真是和以前不一样了,那时候没有家长送考,考生的压力也没有这么大。”8日下午,在淄博实验中学考点外,摄影爱好者毕先生聊起了自己参加高考的事儿。
  上世纪60年代初,他参加了高考。那时,家里人没把高考看得像现在这么重。“我当时在济南二中读中学,高考的考点在当时的山东师范学院,那天考试是老师带着我们一班人一起走着去的。”回忆起那年高考,毕先生觉得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学校平时是不管饭的,高考那天,学校带去了一锅蒸包,大家在一起吃得可香了,哪像现在,家长各种营养餐准备着,“现在的孩子啊,大幸福了。”毕先生感慨道。
  “后来,通知书下来了,我被青岛医学院医疗专业录取。”毕先生说,那个时候,考上大学的不多,自己的心态比较平和,觉得考不考得上都没关系,只是多了一种选择,而现在考上好的大学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毕先生现在退休在家,有一个最大的爱好是每年都来高考现场拍高考,“这已经是第九年了,我想尽自己所能把高考影像记录下来,以后留给后人,让大家一起见证这些年来时代的变迁。”
时间:1977年
为圆大学梦
发着高烧进考场

  “1977年10月,我那时候还在山区的一所公社上班,听到广播里播出恢复高考的消息,我兴奋极了!”谈起自己的高考经历,陈先生说,国家恢复高考,我就觉得自己有机会圆大学梦了。对我来说,如果考上了,我就有了深造的机会,而且能走出农村,找到一份正式工作,这在当时是多么大的诱惑啊!
  “刚刚恢复高考,没有正规的复习资料,我就找出初中和高中的课本,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幸好我高中刚毕业一年多,很多知识还能“拣”起来。因为没有很多时间复习,当时我就想,先考一考体验一下,实在不行来年再考,毕竟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陈先生说,突击准备了1个多月,转眼就到了考试时间。不巧的是,考试前几天他感冒了,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还发起了高烧,就是这样,他还是硬撑着走进了考场,好在最后考试结果不错。“考试的经历令我终身难忘,我到现在还珍藏着当年的准考证。”
时间:1979年
骑自行车赶了
10多公里路去考试

  在淄博实验中学考点,来陪考的张先生是1979年参加的高考。
  “我参加高考是因为受了县里一位兄长的影响。他上了大学,回来给我们讲上学后的见闻,我们都惊呆了,开始对大学有了憧憬,觉得外边的世界那么精彩,一定要走出去看一看才成。”从那以后,张先生立志要像兄长一样读一所大学,“当时是用了半年多时间复习文化课,还请来在学校里当老师的姐姐每天晚上给自己补课。”张先生对记者说,就这样带着对大学的憧憬,他骑着自行车赶了10多公里的路去参加高考,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考试当天,妈妈给我准备好了馒头。为了补充营养,她还特地在馒头里塞了点儿肉。我就带着这顿爱心饭骑着自行车到城里考试。”如今,时隔多年,他的儿子今年也参加高考了,他希望儿子也能在高考中圆自己的大学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