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之旅
2017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宋杰介绍篆香文化。
  压平香灰。
  点燃香碳。
     图/文 本报记者 李岩松 孔令茹 

  夹竹桃、红花、依兰香、艾叶……这些香料的名字很陌生,但看过电视剧《甄嬛传》中后宫娘娘们用香的桥段,脑海中或许有了大致印象。
  一张长条桌、一卷竹简,香炉、香具、香粉置于竹简之上,静待品香。宋杰手中的香巾,按照“天和”、“地和”及“颔首”、“跪拜”之意考究地折叠后置于左侧,擦拭所有香具后,准备品香。
  香箸将香灰打散疏松后,用压灰板将香灰压平、用羽扫整理边缘,压香灰的过程需要香艺师极大的耐心,这也是品香者静心的过程。理好香灰,把篆香模具置于香炉中间,香匙取香粉置于模具之上,香铲均匀铺开推送,香艺师垂直提起模具,做好的篆香呈现在品香者面前。
  点香的过程同样考究,酥油灯点燃线香后,再用线香引燃篆香,使其顺时针方向燃烧,盖上炉盖即可品香。
  除了篆香以外,用香的方式还包括对技艺要求更高的隔火熏香,而香品更是有可佩戴的香牌、香丸以及香粉、香膏、线香等等。
  对于从事香文化传播十年之久的宋杰来说,香是一种越了解越喜欢的文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