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个党员服务社架起社区“通心桥”
志愿服务新风尚吹遍胜利和谐家园
2017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志愿者们自发平整路面。
                     王允功正在粉刷围栏。
     211爱心林、280互助组、允功志愿服务队在胜利油田胜东社区锦华小区有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故事的主人公69岁的王允功是滨南采油厂的退休职工党员,退休后加入了胜东社区锦华第三党员服务社,成为了一名爱心志愿者,并带领邻居、朋友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允功志愿服务队”也由最初的9人发展为130余人。“如果没有党员服务社我就没有参与公益的机会,不会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不会有现在的满足感。”王允功说。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王晓静



211爱心林与280互助组
  在胜利油田胜东社区锦华七区东南角的一片绿地上,栽植着由416棵槐树组成的“211”爱心林。每年“五一”前后,紫色的槐花如蝴蝶之翼悬于枝头,芳香四溢,引得孩童嬉戏其间,也成了居民茶余饭后纳凉的好去处。
  王允功、王少举、郭凤英正是这片槐林的义务种植者,2013年秋天,他们发现小区绿化带出现部分裸露土地,便开始收集周边绿化区域繁衍出的新槐苗,并利用两年时间栽种了这片槐林。那时三位老人年龄相加恰好211岁,于是槐林就有了一个响亮而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211”爱心林。
  其实,刚刚退休时的王允功并没有找到志愿服务的方向。胜利油田像王允功一样的非在职老党员有2万余人,他们分布于油田的百余个小区,有的远离工作单位,参加组织活动学习十分不便。退休于滨州滨南采油厂的王允功,2008年与老伴定居于东营,从此便没有了学习活动的根据地。  
  2007年7月以来,胜利油田创新基层党建管理模式,依托社区先后成立起97个党员服务社,关怀非在职党员,服务普通群众,营造和谐社区环境,成为引领非在职党员争先创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 
  2008年,承担着胜东社区锦华四区、七区、十区242名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的锦华第三党员服务社应运而生,这便有了后来的280互助组。
  2013年,王允功搬至锦华七区280栋楼居住,发现楼宇门至电梯口走廊凹凸不平,就用自家装修剩下的水泥和沙子,填补了一个个小坑洼。他还发现楼梯扶手护栏已略微出现锈迹,于是就买来了油漆、毛刷、砂纸,用了整整5天将1层至11层统统刷了个遍,邻居统统为老人竖起大拇指,王允功也因此事引起了党员服务社的注意,并加入了新的党组织大家庭。
  助人为乐、热情真诚是老父亲给王允功的“传家宝”,王允功也继承了老父亲优点和热情。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他把自己的电话贴到了楼宇门上,提醒居民有困难可随时找他帮忙。这位新邻居的感召力在助人为乐中形成,在他的呼吁下,280楼的其他8名成员先后参与党员服务社活动中,280爱心互助组由此而生,这便是“允功志愿服务队”的前身。
9人到130人的志愿团队
  在锦华第三党员服务社的支持和帮助下,9名志愿者各展所长,在小区内开展起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
  小区绿化带中的土路一到雨天泥泞难行,王允功与志愿者搜集到附近工地的废旧石砖,慢慢铺设了一条长50米的便民路;80多岁的郭大娘独居于锦华七区,王允功便将类似郭大娘的三个孤寡高龄老人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定期看望、拉家常,检查天然气设备,还特地买了百米长的管线,随时预备帮老人排除隐患。
  细心的王允功还发现小区公厕一直是物业人员的“心头病”。2014年3月,他便向党员服务社提出义务管理公厕的请求,并一再争取征得同意。从此,王允功的生活变得紧张而忙碌。
  王允功和志愿者们将早已准备多日的清扫工具运至公厕旁,用硫酸、火碱反复浸泡便池中的污垢,然后跪在地上一点一点地铲除。便池干净了,他们就买来白漆,架起了梯子,一点点粉刷6米高的墙壁,整个公厕的环境在志愿者的努力下焕然一新。
  更可贵的是志愿者日复一日的坚持。为了不影响接送外孙上学,王允功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打扫公厕,上午、下午各清扫一遍,晚上10点还要再冲洗一遍。“你打扫这么干净,一个月挣多少钱啊?”有的居民疑惑地问他。“4000多。”王允功开玩笑道,其实4000元是他的退休工资。
  了解实情的邻居专门写了一封表扬信和倡议书贴在了公厕门口。在王允功精神的感召下,有人买来了窗帘、有人买来了塑胶垫、有人送来了空气清新剂……公厕仓库一下成了爱心汇聚的“大杂铺”,甚至还有陌生人主动要给王允功送冬枣尝鲜,这些小事让王允功感动并感到无比幸福。
  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党员服务社中,今年春季植树时,志愿者一下就来了80余人;还主动加人到清扫公厕的队伍中;志愿者服务团队由最初的9人发展至如今的130人。
  2014年,锦华第三党员服务社正式将这个团队命名为“允功”志愿者服务队。党员服务社进而规范了团队的服务内容与范围,将其分为治安管理组、公厕管理组、帮扶组等6个志愿组,每组设置一个负责人,实施居民自治。自此锦华四区、七区、十区有了一群维护治安、促进和谐的家园卫士。
97座“通心桥”
  2015年年底的一天,一向24小时开机的王允功突然失去了联系。滨南采油厂、胜东社区工作人员多方打听,才知王允功在去滨州参加亲戚婚礼的途中遭遇车祸,当天被医院下了三道病危通知书。
  滨南采油厂和胜东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团队先后多次去医院看望王允功,“朋友们的关怀像一剂良药,是医生和大家给我了第二次生命。”王允功激动地说,如果不是加入锦华第三党员服务社,他就没从事公益的机会,更不会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区如家,党员服务社如家,他们更应该全心爱护。
  痊愈后的王允功又出现在志愿团队中,和志同道合的老同志们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而锦华第三党员服务社也是油田97个党员服务社的缩影,在党员服务社的带动与引领下,“晓凤义务理发室”、“活常志愿服务队”、“手拉手互帮组”等多支全油田闻名的志愿服务队涌现出来,成为辖区和谐风气的守护卫士。
  不仅如此,党员服务社还成为了展示小区精神文明的文化阵地。在胜中社区东利党员服务社,老党员李秀君发挥了剪纸的爱好特长,成立起东利剪纸艺术培训中心,义务教居民、儿童剪纸4年,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党员服务社实现了我的剪纸梦,也让更多人体会到剪纸的快乐。”李秀君说。此外,油田还涌现出“常青树文艺队”等老党员艺术团体,他们时常参与到社区各类活动中,将对生活的热情和祝愿传递下去,也传递出一个格外美好幸福的家园。
  据悉,近年来,油田党员服务社吸纳了5000余名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4.1万余人次,先后有200余人向党员服务社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日益成为了广大非在职党员和群众信赖、欢迎的温馨和谐家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