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拍档——乡村民警+警务助理筑牢农村治安第一防线
德州7985个村庄实现警务助理全覆盖
2017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他们是“向导员”,协助公安机关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地;他们是“调解员”,凭借人熟、地熟优势,解决了很多民警调解不下的“疑难杂症;他们是“信息员”,可进行人员、场所等多种信息的采集工作……他们就是派出所民警眼中的“最佳拍档”——警务助理。
  2016年11月以来,德州市公安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农村警务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一村一警务助理”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见警率不高、报警求助难、服务群众难、警力配备少等问题,实现了保民安、化民怨、暖民心、惠民生的目标。
  目前,德州市7985个行政村,已达到村村有警务助理,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和社区民警并肩战斗在社区,协助做好治安管理、信息采集、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多项工作,在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提升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以来,德州公安机关依靠警务助理共侦破刑事案件98起、治安案件600余起,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82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2300余起;收集各类基础信息3.6万余条,摸排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3100余处,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警务触角全覆盖、治安管理无漏洞、化解矛盾全方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农村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高规格推动,实现村村全覆盖
  一村一警务助理’模式推行以来,大大释放了警力资源,我有更多的时间‘精耕细作’。”张帅是武城县李家户派出所社区民警,他的辖区有7个村庄1.2万余人口,以前除了侦查破案,他还要兼顾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纠纷调解等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村警务助理上任以来,彻底给他减了负。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点从山东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进基层基础三年攻坚战便可“窥见一斑”。然而,长期以来,受辖区面积大、承担任务重、警力资源少等多方面制约,农村派出所出现了开展工作、服务百姓有心无力的现象。
  “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是夯实基层基础的新载体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新探索,通过警务助理工作的开展,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协调、公安机关主导、相关部门共建’的农村警务工作新格局,切实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破解治安防控难题,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德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于松岩说。
  警务助理全面铺开,政府支持是关键。德州市公安局以2017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在全省建立“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制度为契机,提请将警务助理工作纳入市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要点》,并研究制定 “一村一警务助理”实施意见,明确警务助理选聘程序、职责任务,从政策上予以保障,从资金上予以倾斜。建立警务助理队伍,选人是重中之重。德州公安机关对警务助理的选聘、管理进行严格规范,依法依规并结合实际做好警务助理政策落实。德州公安机关以行政村为单位,把热爱警务工作、熟悉本村情况、掌握社情民意、了解治安现状的当地村民选拔为警务助理,他们在辖区派出所的统一管理下开展工作。目前,全市8000多名警务助理均从本地推选,为全天候、零距离服务群众创造了条件。
  同时,参照《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村民自治相关规定,由村民自行报名,基层组织推荐,经当地党委政府和县公安局联合审定候选人,村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确保警务助理身份合法,并整合各职能部门延伸到农村的业务,统一授予警务助理,形成掌握社情民意、采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协管实有人口、协控治安要素、组织群防群治、举报违法线索、服务人民群众“八大责”,协助村支两委、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当好治安防范组织员、情报信息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政策宣传员、交通安全协管员、消防监督协查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便民利民服务员“八大员”角色,有效实现了警务前移,延伸了公安机关的触角,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稳定。
  警务助理发挥效能,落实报酬是保障。在待遇方面,各区县警务助理参照当地收入水平、村干部工资和实际担负职责,全部落实了工作补助,同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警务助理给予适当奖励。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警务助理经费1380余万元,警务助理每月落实补助153余万元。此外,德州市公安局为全市警务助理统一设计、制作、发放服装,力争建设一支专业化得农村警务助理队伍。
  高规格的推动,为警务助理全面推广铺开提供了强力支撑。截至今年5月,德州7985个行政村警务助理配备率达100%,实现了“一村一警务助理”全覆盖。
延伸管理触角,服务人民更直接
  都是一个村的,有什么问题找他方便,什么事都能跟他唠唠,他对老庄乡的事也上心!”乐陵市花园镇后鲁村村民鲁某强对本村警务助理赞不绝口。
  鲁某强系退伍军人,因个人原因转业时未按政策正常落户,导致他和他的孩子都没有户口。中考前夕,因孩子无学籍就不能参加考试,鲁某强才开始着急起来。得知此事后,后鲁村警务助理立即与派出所民警取得联系,并陪同民警一起走访搜集解决户口补录所需材料,帮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户口补录。
  为切实打通基层公安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德州公安机关借助村级警务助理,及时了解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诉求,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疑难问题。各地警务助理每月都对辖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智障、病卧等弱势群体进行走访,及时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群众关注度高的意见、建议等工作信息上传下达。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警务助理提供信息,为群众解决问题1000余件次。
  同时,德州公安机关积极拓展信息化服务渠道,优化群众办事程序,有效解决了农村治安防范、服务群众方面的难题。全市建立起了警务助理微信群,包括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辖区全部的警务助理。社区民警通过微信群与警务助理密切联系,根据辖区治安防范形势,及时发布治爆缉枪、电信诈骗、日常安全防范等宣传信息,警务助理结合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情况,采用通俗易懂、实用的宣传教育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正确的安全防范方法和交通安全、政策法规等,有效提升了村居安全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公安基层基础。
一人分饰多角,打防管控样样行
  警务助理就是村民,大家有什么事都找他。”齐河县焦庙镇的村民王某说,警务助理进驻后,村里治安好了,群众办证、化解矛盾纠纷、举报违法犯罪线索也不用跑到派出所了,直接在家门口就能办了,大家都把警务助理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警务室”。
  3月2日晚9时许,齐河县焦庙镇小寨村的钟某与李某酒后发生口角引发扭打。焦庙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与小寨村警务助理刘曰宝取得联系。刘曰宝到场后,考虑到双方是朋友又都喝了酒,便把双方带到了自己家里,烧好水沏好茶,和二人拉起了家常。等民警赶到时,两人已经重归于好,并在民警主持下签了调解协议。
  “即使是工作多年的‘老兵’,面对农村里的家长里短,有时也是束手无策,警务助理则不然,他们熟悉风俗民情,又在当地有一定威望,很多矛盾纠纷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解,当事人反而对处理结果十分理解和满意。”德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张斌说。遍布乡村的警务助理,如同公安机关的耳、目、腿,他们扎根于乡土之中,协助社区民警掌握社情民意、采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管控治安要素,承担多种任务、扮演多种角色,使公安机关把握住了公安工作主动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警务成本。
  6月4日,夏津发生一起盗窃案,涉案价值一万余元。经天网视频巡查,民警发现嫌疑人图像,随后在警务助理群内发送视频图像,很快一警务助理于某便认出了犯罪嫌疑人,并提供了详细的家庭住址,协助公安机关顺利抓获犯罪嫌疑人孙某保。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警务助理依靠人熟地熟的优势,为公安机关案件侦破工作提供了大量线索。同时,对于110警情,警务助理可以先于民警到达现场,对情况先期处理、固定证据,缩短了案件侦办时限,提高了警务运行效率。对轻微治安案件,适合调解的由警务助理协助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阻止矛盾扩大,降低警民沟通成本。
  此外,警务助理在出租房屋排查、流动人口统计、重点人口管理、社区巡逻防控等方面都有肩负,大大节省了警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