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试验田先行区
2017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减河景区公共自行车安装调试
  锂电池专家深入山东奥冠新能源有限公司车间指导生产
  德州健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功设计了加工工装“卡扣装配机”
  凯旺新能源汽车高效电驱系统投产
  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贵海在生产一线
  温多利遮阳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启迪之星咨询平台服务项目
     今年以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释放潜能为重点,带动新旧动能转换,突出全市产业孵化、产业示范“两个基地”建设,聚焦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全力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试验田、先行区。其中,以“四抓四促”推动“四新四化”的做法得到国家商务部、省发改委认可,并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领导小组专刊上进行了转发。

坚持“轴心工程配轴心资源”不动摇
  7月12日,在金奈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公司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吸热原子膜正在加紧生产,不久将运往海外。“这种太阳能膜采用全球首创的单原子沉积技术,比普通膜吸收率高、污染低,有效解决了膜层光能指标不稳定的问题。”公司董事长王俊华介绍。
  今年2月,金奈尔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经开区,投产不到3个月,公司订单就已经排到了下半年。“德州太阳能产业基础好,集群效应对我们在市场开拓和产业链供应上都有帮助。”王俊华说。
  经开区坚持抓“双招”促“双引”,为协同发展、动能转换集聚要素。坚持“轴心工程配置轴心资源”不动摇,一切工作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展开,既做好引进项目、资金的“加法”,更做好引进技术、人才、先进理念及模式的“乘法”,突出打造全市产业孵化、产业示范“两个基地”。在全市率先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德国阿诺德大健康产业园、浪潮集团德州市大数据中心、富士康“三创中心”等29个项目成功签约,爱呢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中商物建物流园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越海光通信、博德生物等9个项目年内竣工投产,智慧能源、烯能新材料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推进。1至6月,1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52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1.05亿元。德州公共技术转移中心成功揭牌,中元科技园二期工程、乐华陶瓷人才公寓正在装修,新引进各类产业高层次人才36人,评审认定16名首批安澜产业领军人才。奥冠新能源和海天机电成功申报国家级引智项目、省级引进外国智力成果示范推广项目、省“外专双百计划”和省引进外国专家项目,奥冠新能源公司的德国专家作为德州市唯一推报人选申报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民生为本,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7月13日,在沙王河水生态系统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现场,施工单位正对功能湿地节点进行施工作业。项目总投资4亿元,将在河道两岸各宽70米的范围内进行景观改造,整个改造工程完工后,沙王河南北段将形成一个具有3万株苗木体量、占地57.5公顷的大型生态景区。不仅如此,经开区还将沙王社区建设与该项目一体化推进,周边既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宜居的生态人文环境,让棚改后的群众不仅住进楼房、成为职工,还将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环境保护成效带来的获得感。
  经开区坚持民生为本、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扎实做好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总投资11.3亿元的8所中小学校建设,今年全面完成农村学校“改薄”、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力争5年内建成德州教育示范区。积极推进合作办学,与山师大对接,全力推进康博小学和弘德中学启用,初步达成共建北师大德州附属学校意向。持续深入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校长职级制等7项教育综合改革,成功承办全国第八届学校文化建设战略研讨会,经开区教育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引入优质医疗资源,遵循大健康产业规划,积极谋划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国际康健新城,成功引入妇婴医院、京德眼科、鲁北康复医院、金色年华医康养等中高端医疗机构,医疗事业全面提升;努力建设文化高地,代表德州市顺利通过省文化厅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考核验收,完成金丝贴、陶瓷印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中国·德州董子文化小镇项目列入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创城为民、为民创城指导思想,重点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实际效果、提升城市形象,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重点抓好公共市场、公厕等市政设施完善,公共环境整治,社区环境整改,农村文明提升,校园文明建设五项重点任务;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抓好土地流转和“三农”工作。积极承接区域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农业技术交易中心和农业大数据中心规划建设。积极引导服务土地流转、股份合作、托管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以“开发区精神”为动力奋力开拓创新
  为实现“当好协同发展排头兵、建好德州发展示范区”总体目标,经开区以弘扬“开发区精神”为内生动力,切实做到“三个强化”,即:强化“坚韧务实、乐观向上”的思想共识,为当好协同发展排头兵、建好德州发展示范区提供精神支撑。围绕战略上增强定力这个核心,坚持已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不折腾、不动摇、不懈怠,全力抓好任务落实;强化“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所为有所不为,唯创新者进、唯实干者强,有为有位、无为让位”四大工作理念,为当好协同发展排头兵、建好德州发展示范区提供工作方法论。围绕战术上提升质效这个核心,抓牢“当好平台争先进、抓好协同谋发展、立好规矩强作风”工作主线;强化“三做四要五不”的基本准则,为当好协同发展排头兵、建好德州发展示范区提供组织保障。围绕在机制上形成合力这个核心,把“三做四要五不”变成每个经开区人的职业准则和工作守则,“三做”即做人正、做事勤、作风硬;“四要”即尽职尽责、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能服人,团结为本、工作为重,敢于担当、勇于争先;“五不”即不怕问题、不怨以前、不怪群众、不受干扰、不贪名利。通过践行“三做四要五不”,经开区人干事激情更加振奋,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团结实干氛围更加浓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