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读者——陈启忠
这份报纸曾伴我度过孤独岁月
2017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份好报纸就是一所好学校,文章就是无声的老师,方寸之间可以告诉我们一切感兴趣的东西,读一张好报纸,如品一杯香茗。齐鲁晚报就是这样一份越读越有味道的精品报纸,她陪我走过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齐鲁晚报给了我成长的力量和心灵温暖的慰籍。”采访中老读者陈启忠这么向记者描述。
  陈启忠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看青未了,里面的一篇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精品小文,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术论文,独具匠心的版面设计,耐人寻味的大众文化,饱含智慧的教海拾贝,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路,为他指明了方向。所以,他要在齐鲁晚报·今日德州创刊7周年之际大声说一句:“感谢您!”
  初识齐鲁晚报是在1992年,那时的陈启忠还是一个血气方钢的青年教师。那年他被分配到了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交通闭塞寂寞贫穷,所谓的学校就是几间大队仓库改装的教室,没有电视没有音响,好在那个时候学校订了一份齐鲁晚报,业余时间,是这张报纸伴他度过了寂寞时光,也使他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
  “说实话,刚拿到齐鲁晚报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被她那种大气魄、有内涵的设计所吸引了,便迫不急待地打开,欣赏各版的精彩篇章。”陈启忠说,读后,他发现这张报纸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的确有大家风范。
  正是青未了里面精彩的文章,给了陈启忠写作的无穷源泉。陈启忠说,学习名家佳作,他就像一个婴儿,无穷吸吮知识的源泉,十几年下来,他写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了一本小说集,成功加入了德州市作家协会,并在各种文学大赛中屡屡取得佳绩,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齐鲁晚报为他的文学创作指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陈启忠发现齐鲁晚报每期都有值得他学习的亮点和特色,都能较好地发挥正能量。每期的文章都是优中选优的精品读物,可读性很强,每阅读一次他总感觉心里亮堂堂、暧阳阳。 
  “齐鲁晚报大大增强了我在教育教学探索方面的信心和勇气,是我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领航员,由衷地感谢齐鲁晚报。”陈启忠说。
    本报记者 路龙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