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17个志愿家庭17只“小候鸟”青岛安家
2017年08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小候鸟们认真学习绘画技艺。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贾伟
  工地上的小候鸟也可在青岛“安家”了。日前,青岛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岛城17个志愿家庭,正式与工地上的农民工留守儿童结对,在平度“蓝树谷”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基地进行职业体验,让小候鸟们圆了职业梦。

一对一结对,17个小候鸟青岛有了“家”
  留守儿童是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在劳动密集型的施工企业,农民工数量大,且由于工作的流动性,其子女很多都留守在老家由妻子或老人照看,孩子们缺少父母的亲情陪伴,往往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为了关爱小候鸟群体,青岛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牵手关爱留守儿童“七彩假期”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的17个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是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的职工。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活动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在青年志愿者的引领下,17个志愿家庭与17个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交朋友,组建临时家庭。
  每个城市孩子都与留守儿童成为了好朋友,还为留守儿童带来了礼物,有书包、篮球和新衣服。“这是我给小哥哥准备的礼物,是一双白色的球鞋,听说他很喜欢,希望他以后成为足球名将。”一位来自志愿家庭的小姑娘说到,志愿家庭的小志愿者都根据自己结对的留守儿童的情况,精心准备了礼物,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第一份温暖。

职业体验让小候鸟青岛“圆梦”
  结对后,孩子们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了自我介绍,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打成了一片,消除了彼此的隔阂。前往蓝树谷的路上,志愿家庭的家长还主动为小朋友们讲解安全自护的小知识,祝福大家度过一个美好快乐的暑假。来到“蓝树谷”,孩子们瞬间被这里大大小小56个职业体验馆吸引住,发出阵阵惊叹。航空航天馆、汽车工业馆、食品工业馆、军事体验馆、建筑工业馆……精彩纷呈的社会职业体验和角色互动,激发了孩子们的七彩梦想,大家跃跃欲试,在各种角色体验中,圆了自己的梦想。
  “我以后一定要当一名军人,”一名留守儿童说。“以前我就很崇拜军人,这次来体验了一下军事馆,更加坚定了我要当一名军人的信念,长大后保卫国家。”志愿者家庭的孩子年纪小却活泼好动,留守儿童的孩子年纪稍长性格却偏内向。在体验活动中,大家互帮互助,比学赶超,很快结成了亲密战友。一名留守儿童说,“父母平时很忙,很少回家,我也很少出来,但这次来玩十分高兴,体验了许多职业,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很理解父母了。”志愿家庭的家长则感慨:“作为小学生,在奉献中成长的机会十分难得,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奉献爱心,从小就做一名播撒爱的阳光的小小志愿者。”

牵手关爱·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再启航
  日前,李沧上臧·炉房城中村改造项目工地的小侯鸟爱心暑托班开班,课堂上,志愿者变身老师为小候鸟们讲课,同时开班的还有另外两个工地,来自全国各地的37名小候鸟在工地上在与父母团聚的同时,还可以免费学习音乐,国画,电影等课程。“目前,共有37名孩子来到‘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年龄从2岁到16岁不等(4岁以下儿童由父母陪同上课),我们已经排出了详细的课程表,将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李建虎介绍,下一步将在山东的30余个工地全部推广。
  为了满足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愿望,让“小候鸟”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青岛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青岛市城乡建设委,以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的3个项目部为试点,在建筑工地开办“牵手关爱·七彩假期”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免费为他们提供家庭宿舍,让留守儿童来青岛快乐的学习、幸福的相聚。青岛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有文学、艺术、体育特长的青年志愿者担任老师,组成志愿者团队为留守儿童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外出参观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在丰富课外知识、感受美好自然、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体验成长的乐趣,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与温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